《七夕》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七月七之夕,家家望女牛。  神仙不可见,凉风何飕飗。  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东西隔断难飞越?  一年一度一分离,千古银河响幽咽。  不须乞巧向大孙,若赐巧来愁欲绝

  七月七之夕,家家望女牛。

  神仙不可见,凉风何飕飗。

  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东西隔断难飞越?

  一年一度一分离,千古银河响幽咽。

  不须乞巧向大孙,若赐巧来愁欲绝。

  君不见东家力田妇,

  耕馌常相随,旦暮共苦乐,白首不分离;

  又不见西邻有才女,

  夫婿上玉堂,终年不相见,怅望悲河梁。

  玉露无声夜清悄,盘中盼断蛛丝绕。

  不知巧思落谁家? 只恐巧多人易老。

  寄语世间痴儿女,宁为其拙毋为巧。

  这一首写的是怨妇离索之思。

  人生离别,约略三类: 短长离别、情志离别、生死离别。小别离生爱,长别离生隙,由隙生怨,自然之情也。死别离无计复合,只能成追忆; 生别离可待,团聚有期,这就形成一种虽怨犹爱,既爱且怨的复杂心情。胸怀中情感蕴孕饱满,触于细节一发而出,明晰似三五圆月,纤云可辨。这一特定细节即乞巧,作者由乞巧对象“女牛”念及自身遭际,自喟以天孙之巧尚且天各一方,人若乞得其巧也不过尔尔。“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这一疑似痴情失常,却恰到好处地流露了词人内心对幸福相聚的切盼。从作者的另一首诗 《梦天》看,有“乘我以青鸾之辇,赤龙之车,手摩日与月”之句,可知许权襟怀不同凡俗,与其身登玉堂的夫婿志气相投。志气相投之别,则启拓思泉,此心譬若已入洞天深处,故能悟辨巧拙。有巧拙之分,便能把无法解释的情怀托寄于幻觉。接着,作者又以农家夫妇相唱相和、相扶相助的“拙中乐”,反衬独守闺房的“巧中愁”。以己之不足与他人之足相比,自哀自怜,痛苦不堪。因此,夜深人静之际,辗转难眠。“玉露无声夜清悄”不是片刻间的虚设风景,透视之后,乃知景外有人。其人或“独立小桥风满袖”,或“卧看牛郎织女星”,孤寂难耐。

  情深必欲诉之于人,宛若水满则溢之。然而时空相隔,所爱不能施于所思,所欲不能出口,只好“寄语世间痴儿女,宁为其拙毋为巧”,这是痴情的间接抒发方式,能以一人之狭境广及于千万人之宏界,始知世上平凡女子亦具不凡心怀。如此结尾,易流于平庸,然“不知巧思落谁家”引起的一问一答,似作者与古今女子絮絮谈吐人生经验,沉痛警切,发人深省。

相关推荐
  • 《无衣 (秦风)》原文及赏析
  • 《伐木(雅)》原文及赏析
  • 《白驹(雅)》原文及赏析
  • 《都人士(雅)》原文及赏析
  • 《鹿鸣(雅)》原文及赏析
  • 《燕燕(雅)》原文及赏析
  •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原文及赏析
  • 《赠徐干》原文及赏析
  •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
  • 《野田黄雀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