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 望远行》原文及赏析

【导语】:

  闺情  杏花风习习暖透窗纱,眼巴巴盼望他,不觉的月儿明,钟儿敲,鼓儿挝。梅香,你与我点上银台蜡,将枕被铺排下。他若是来时节,那一会坐衙①,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

  闺情

  杏花风习习暖透窗纱,眼巴巴盼望他,不觉的月儿明,钟儿敲,鼓儿挝。梅香,你与我点上银台蜡,将枕被铺排下。他若是来时节,那一会坐衙①,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②。嗏,实实的那里行踏。乔才③,你须索吐一句儿真实话。

  这篇散曲以“闺情”为主题,通过俚俗之语表达了直率之情,有平淡间见神奇,畅达中生哀怨之意境。寓庄于谐,醉人心魄。

  此曲一气直贯,全由女主人公闺中所见、所感、所想生发而出,虚中构象,编织出夫妇久别,即将相会时的情节和心态。全篇分四段描摹。

  首句“杏花风”至“鼓儿挝”为第一段。先以“杏花风”点明自然时令,“暖透窗纱”写出人的感受,“透”字,既见春浓之景,又见醉春之意。“春”的到来,表示客观世界生命的复苏,而人的通感心理作用,自然促使女主人内心世界中的“闺情”涌动。春暖花开,情侣相会,“眼巴巴盼望他”一语只有在此氛围才更显示一往情深。“眼巴巴”,极状专注之神情。由于神情专注,所以“不觉的月儿明,钟儿敲,鼓儿挝”,思夫心切而不知时光流逝,月明夜深,甚至周围的钟鼓之声也充耳不闻,痴情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梅香”至 “铺排下”为第二段,是曲中唯一的写实之处。“梅香”,是女主人之女仆。这里唤梅香 “点上银台蜡”,“将枕被铺排下”,显然是准备迎夫共寝。然而这一系列动作是在 “眼巴巴盼望他”而 “他”尚未归来时做出的,因此更衬托出女主人急不可待的焦灼情状。这里以写实作腾挪,为下文进一步虚想作铺垫。

  “他若是”至 “那里行踏”为第三段。曲中情节发展至此,已完成了两层铺垫: 一是望夫急切的心理,一是迎夫准备的景况。在这种情况下,可知 “他”迟迟未归给女主人的心理压力之重,同时也为其情绪激变积蓄动力。“他若是来时节”,是见其未来而设想其来; “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虽为谑浪语,却将其盼极而怨的复杂情态活现出来。“嗏,实实的那里行踏”,加重语气,颇有 “掐”住不放之意。这一段话措词泼辣,造意新奇,尤以 “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一语,寓爱于怨,爱之愈切,怨之愈深,体现了女主人心理矛盾的深化。

  “乔才,你须索吐一句儿真实话”一句煞尾,是全曲的最后一段。承上段“他若是来时节”之假想更进一步,于假想中求 “真实” 。“乔才” 与 “俏冤家”一样皆为反语,爱极之词。“你须索吐一句儿真实话”,则意味深长。既责怪其未言 “真实话”,旷久未归,致使 “我”心忧如焚,怀想难禁; 又告诫其以此次为戒,归前务必捎回 “真实话”,莫使 “我” “眼巴巴”而久久虚待。 此以虚中之 “实”结束全篇, 既警策, 又朦胧, 遥承篇首月色迷离之景,更使物境心境同摇共曳,渗融透达。

相关推荐
  • 《制衣寄外》原文及赏析
  • 《[双调]水仙子》原文及赏析
  • 《[越调]寨儿令》原文及赏析
  • 《[大石调]初生月儿》原文及赏析
  • 《[越调]小桃红》原文及赏析
  • 《[双调] 沉醉东风》原文及赏析
  •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 《多丽》原文及赏析
  • 《解连环》原文及赏析
  • 《春闺》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