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落梅风》原文及赏析

【导语】:

  别珠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这是一首送别的爱情曲,是作者赠给自己的女朋友珠帘秀的。可能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

  别珠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这是一首送别的爱情曲,是作者赠给自己的女朋友珠帘秀的。可能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 ,作者还朝为翰林

学士时。

  珠帘秀是元代一位著名演员,她和当时的杂剧、散曲作者有广泛的交往,如胡祇遹、冯子振、王恽、关汉卿等都有词曲赠给她。

  《别珠帘秀》描写作者与珠帘秀分别时的离愁别绪,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开头三句是说欢会匆匆,只一会儿就早早离别了,让人十分悲痛,实在难割难舍。首名著一“才”字,说明欢悦时间的短暂; 次句著一“早”字,说明离别来得突然。由于两人感情深厚,在这种情况下的离别,自然使人更加痛苦和悲伤。“画船”二句写: 江上明月曾照见我们两人相会的欢悦,如今,珠帘秀坐着画船离去,只有一轮明月孤寂地映照着空荡荡的水面。这一句直接化用俞国宝《风入松》 “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的句意。作者把珠帘秀比作美丽的春光,她被船载去,仿佛春天被载去了,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黄庭坚《清平乐》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和白居易《琵琶行》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句子。这个结尾的画面,融情于景,景中见情,把凄切冷寂的场景和作者惆怅欲绝的心绪渲染出来了。

  这首散曲构思奇特。作者没有叙述他们之间平日的交往情况,而是截取送别时的画面及个人当时的内心感受,巧妙地把人物、时间、环境和别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写得很真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篇“雅”和“俗”结合得较好的作品。

  珠帘秀当时也有一首《寿阳曲·答卢疏斋》: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全元散曲》将此曲附于卢挚曲之后,题为《答前曲》,写珠帘秀虽然坐在船上,即将远去,但她的心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知心朋友。她倚窗眺望,内心充满痛楚。更想那送别她的朋友何等难过,恨不能投身于滔滔东下的江水中去,了此残生。这样写,是想象,也是夸张,但确真挚动人。阅读这支曲子,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别珠帘秀》一曲,体会作者在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推荐
  • 《〔仙吕〕一半儿》原文及赏析
  • 《〔双调〕大德歌》原文及赏析
  • 《〔南吕〕四块玉》原文及赏析
  • 《〔双调〕沉醉东风(选二首)》原文及赏析
  • 《〔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原文及赏析
  • 《〔中吕〕 喜春来》原文及赏析
  • 《[双调]得胜乐》原文及赏析
  • 《[商调]集贤宾》原文及赏析
  • 《[双调] 殿前欢》原文及赏析
  •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