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别》原文及赏析

【导语】: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人的心理具有一种“顺应”功能,即环境对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人的心理具有一种“顺应”功能,即环境对人心理的制约影响,形成人内心图式的改变。此诗首句便运用“秋风生”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诗中这对情人此时此地如秋风般悲凉的心境。接着写到“愁人怨离别”,真是“屋漏又遇连阴雨”,在这愁煞人的秋风吹起之时,这对情人又要分离了。此时此境,其悲怨凄凉之心情自不待言。这里外部环境与内在心境完美地融会统一为一体了。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愈是将要别离,就愈是感到情之可珍可贵与难舍难分,以至到了两人含情相对,“竟无语凝咽”的地步。这四小句的中心字眼就是这“咽”字。它把这四句紧紧地连缀在一起。伤别离,又恐伤感,便欲哭又忍; 致珍重,又无话语,便欲说还罢,最终只好 “咽”了。只此一 “咽”,便把 “欲语”之状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也把 “难说”之悲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别离时的千言万语,千愁万绪都“夯”在这 “咽”字里面了,正因此,这个 “咽”字也只有这两个双双相对、无语凝咽的情人才领受得最痛切、最深刻。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诗人最后大笔一挥,推出一幅豁然开朗的宽阔画面,使读者看到了这对情人别后虽远在天涯,却共望明月彼此思念的情状。“唯所思”与 “共明月”都是运用 “双向感受”的手法,极佳地表现了两人的深情厚爱与相互信赖。尽管两人为地理位置所隔开,可他们的挚爱之情、相思之意却如明亮的月光般是隔不断的。

  最后一句画面明朗的自然环境描写同首句的环境描写相映成趣,分析起来很耐人寻味。前面说过,首句的环境描写只是审美主体的 “顺应”心理功能所起的效应。这一句环境描写则是一种 “同化”心理功能在起效用,即主体审美心理能动作用力的结果。在这里,自然环境对人心理不再是简单的图式改变的制约影响,而是激扬连引出审美主体心理结构深层积淀着的人生意识的能动影响。如果这首诗没有最后这句开阔通脱的慰藉式遐想的环境描写,在煞尾前把前面低沉郁闷的基调引向另一高层,那此诗则只是一首整个笼罩着一层阴霾的很寻常的悲切凄楚的别离诗了。

相关推荐
  • 《啰唝曲》原文及赏析
  • 《题都城南庄》原文及赏析
  •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原文及赏析
  • 《寄衣曲》原文及赏析
  • 《望夫石》原文及赏析
  • 《送衣曲》原文及赏析
  • 《闺人赠远二首》原文及赏析
  • 《秋闺思》原文及赏析
  • 《秋夜曲》原文及赏析
  • 《秋思赠远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