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①。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②。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③,缘以结不解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本诗通过对诗中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①。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②。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③,缘以结不解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本诗通过对诗中主人公特有举止、心绪的生动写照来表现游子思妇间的忠贞爱情,擒纵有度,委婉含蓄。

  首四句,可视为引发波澜之笔墨。远方来的客人,来自于 “故人”亦即丈夫身边。丈夫与思妇之间,“相去万余里”,足见山重水复,隔阻甚远。虽然如此,他还是托人给思妇捎去了 “一端绮”,示明他情爱依旧,绝未因相隔遥远而稍有淡化。他的这一举动,对于思妇来说当然是绝大的安慰,使她又惊又喜,禁不住深深感叹 “故人心尚尔”。“心尚尔”三字,既概括了丈夫的真情不减、日愈久而情愈烈的心态,又是思妇受到触动而不能自己的真实剖白,有一石二鸟之功力。况且,对于思绪绵绵的思妇来说,丈夫既能如此,自己也不能无所事事,而应有所行动。所以这一笔,又极自然地引出下文,转向了全诗之重心。

  下面四句,集中笔墨,一意挥洒,写足了思妇的举止心态,蕴含着无尽之情,气韵飞动,感人至深。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二句,先将“绮”再申一笔,然后转向思妇之行动,笔及两方,有呼有应,意蕴颇深。丈夫捎来的“绮”上,着有“双鸳鸯”花纹,足见他虽在万里之外,却常盼夫妻相聚。此心此意,不便用言语传之,特用图象一代。多么含蓄,又多么炽热! 对于他的此番心意,思妇愿用“裁为合欢被”的行动来报答,亦是那样含蓄,那样耐人寻味。而且,思妇将丈夫捎来的“绮”不做别的而只做成“合欢被”,她切盼与丈夫会面叙情的特有心理,不也就昭然若揭了吗?显然,这两句之中虽不着一个“情”字,却处处含情,深长隽永。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言思妇做“合欢被”时心未稍安,思绪纷然,深情密意始终排遣不开。“著”棉,本是做被时的自然工序,而她,却想到了绵长无尽的相思; “缘”边,亦是做被的自然工序,而她,却又想到了难解难分。这都是为什么呢? 皆情所致。情到至深至极时,眼中所见,全都含情带意似的,引动人不能自持而要想入非非。作者有意纵开笔墨写思妇之“想”,便恰到好处地显现出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深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此二句精巧之极,平言淡语中含包罗万象之神韵。

  结末二句,作者以比喻收束,点破诗旨,明朗而有力。胶漆混融,难分难解,且能旷日持久。以此比喻游子思妇两相契合的深情,本已恰到好处,但作者不以此为满足,着意以“谁能”二字反诘,便平添豹尾之势,使全诗大增其震撼人心之力。

  纵览全诗,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描摹心理,以喜示悲。由丈夫捎来“一端绮”的生活小事,思妇想到裁被,想到绵长思念,想到难解难分,欣慰之心可鉴。作者一一道来,着尽暖色,似乎把她表现得十分欢悦。可是,安慰欢悦只是一刹那间的事,这一刹那间之后,更深的感情痛苦又要来折磨她。作者这背后的“文章”,对于突现思妇的挚情来说,当然更能教人卓然一惊。

相关推荐
  • 《情诗》原文及赏析
  • 《燕歌行 (其一)》原文及赏析
  • 《寡妇诗》原文及赏析
  •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原文及赏析
  • 《七哀》原文及赏析
  • 《咏怀》原文及赏析
  • 《怨歌行(朝时篇)》原文及赏析
  • 《秋胡行(二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悼亡诗(其一)》原文及赏析
  • 《悼亡诗(其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