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天津桥春望》原文及赏析

【导语】: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夜莺衔出上阳花。  这是一首描绘唐代东都洛阳皇城一带景物的诗。当时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有&l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夜莺衔出上阳花。

  这是一首描绘唐代东都洛阳皇城一带景物的诗。当时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有“天汉之象”之称。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也因为它在都城洛阳,有天河津渡的气象而得名。其时天津桥一带,高楼林立,垂柳成阴,景色优美,风光宜人。唐代的许多帝王,为了享乐、每每频幸东都。可以说东都洛阳繁华之日,正是大唐帝国兴盛之时。安史之乱使洛阳两遭兵火灾祸,唐朝也从此一蹶不振,帝王也不复东幸。旧日宫苑从此荒废了,唐王朝国势日渐衰落,危机四起,已走向了日暮穷途的道路。生活在晚唐的诗人雍陶,一天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一片残败景象,抚今追昔,满怀吊古伤今,盛衰兴亡之情,写下了这首动人的绝句。

  诗一开始两句,先写天津桥一带自然界的美好风光。洛水自天津桥下穿过,红霞倒映水中,色彩无比浓艳; 在天津桥畔一带,翠柳如烟,枝条斜拂水面,春风中不断飘荡,真是风光宜人。诗的最后两句,写山河依旧,人事却非,引人不胜今昔之感。诗人说当年的巍峨宫殿犹存,但千官迎驾的场面,皇帝的车子再不见来了,如今是殿门紧闭,气氛冷落。曾经是日歌夜舞的上阳宫,现在也只有夜莺叼着一片残花从上阳宫飞出来,寻觅春光。这末一句写的含蓄深沉,余情不尽。这里的“上阳花”是实写上阳宫里的名花,也是暗写上阳宫里被幽禁多年的宫女。“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女们春天的生活是何等寂寞呵。虽然,人、花同样寂寞,但人不能象花一样常红。正如刘希夷的诗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自然界的春天去而又来,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诗人对东都的冷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帝国的兴衰,寄寓了深思,有无限的感慨。

相关推荐
  • 袁宏道《天目(一)》原文及赏析
  • 何青《天都峰》原文及赏析
  • 于谦《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 范仲淹《太湖》原文及赏析
  • 文徵明《太湖》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太湖石》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宋玉宅》原文及赏析
  • 曹学佺《宿冲佑观》原文及赏析
  • 魏源《宿岳麓寺》原文及赏析
  • 李绅《宿扬州》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