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导语】: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诗史”之誉。本篇作品是咏宋玉在归州 (今湖北秭归) 的故宅,从而怀念宋玉,并以宋玉自况,借古咏怀。按《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50宜昌古迹祠庙条云:“三闾大夫祠有三,一在归州东二里相公岭,祀楚屈原,以宋玉配。”说明清朝时期,尚以宋玉配祀屈原庙侧。

  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诗人诉说对宋玉的理解、向往和钦慕。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弟子,著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等楚辞名篇。《九辩》开篇,宋玉写首:“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寓有以草木零落,自比身世飘颻之意。杜甫在这里说,从宋玉作品中对于草木摇落景象的描绘,深深理解了宋玉赋辞悲秋的缘故。宋玉的高洁品格和文采才华,自己也奉为师表。在杜甫心目中,宋玉的地位是紧紧伴随着屈原的。杜诗中有多处将屈宋并称,如“窃攀屈宋宜方驾”(《戏为六绝句》),“羁离交屈宋”(《赠郑十八贲》),“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秋日荆南述怀》) 等。可见杜甫对宋玉尊崇的程度。

  这首诗的颔联两句,诗人的意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他满怀惆怅地回望千秋流逝的时光,抛洒一掬清泪,感慨自己和宋玉身隔异代,生不同时,却同样是平生萧条,遭际不遇。诗人与已逝千年的前贤心志相通,却难以共语,自己理解宋玉,可惜却无法使宋玉理解自己,透出诗人处世鹄立的孤独情怀。

  接下去的颈联,诗人落墨于宋玉故宅,引发出进一层的感叹: 宋玉遗下的旧宅,依傍三峡,装点江山,可是其人杳逝,不复能见,只留下传世华章,供人赏析。他笔下描绘的楚怀王和巫山神女相会梦中的事,难道那真是在描述楚怀王所做的梦吗? 宋玉的《高唐赋》“序”中说,宋玉给楚襄王讲述怀王曾梦见神女,自言“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本是宋玉的文学虚构,意在讽谏襄王。世人怎么会以为是楚怀王真的做有此梦呢? 杜甫为宋玉传世佳章的真正价值没有被人们所理解,而感到叹惋和悲惜。

  结尾两句是说,楚王宫殿的一切遗迹都已泯灭不见了,行船的人虽然向人们指点着,但却至今不能令人确信无疑。诗人在这里是以楚王宫的痕迹全无,与宋玉宅的供人凭吊,两相对照,加以描写,且用了“最”、“俱”二字,以示强调,加强了感情色彩。说明以文传世的人,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远非宫中尊者所能及。

  杜甫长于律诗,尤其是七言律诗的创作实践,对于七律的发展,产生了颇大影响。《咏怀古迹》实为组诗,原诗五首,咏宋玉宅这首原为其二。此作与《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当作于同一时期。沉郁悲怆的情境,和调高律细的风格,向为人所称道。

相关推荐
  • 袁崇焕《咏独秀峰》原文及赏析
  • 叶梦得《夜游西湖纪事》原文及赏析
  • 曹龙树《姊妹峰二首》原文及赏析
  • 赵孟頫《岳鄂王墓》原文及赏析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及赏析
  •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原文及赏析
  • 欧阳厚基《岳麓爱晚亭》原文及赏析
  • 王世贞《张公洞记》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忆江南(选一)》原文及赏析
  • 沈朝初《忆江南(选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