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春闺思》原文及赏析

【导语】: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闺思》是通过一位采桑女子在劳动中忘却采桑的描写,表现她对远戍渔阳的情人的深切思念。  诗的一、二句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闺思》是通过一位采桑女子在劳动中忘却采桑的描写,表现她对远戍渔阳的情人的深切思念。

  诗的一、二句写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袅袅,是形容柳枝柔美细长的样子。青青,是形容桑叶长得茂密。陌,是田间小路。此二句紧扣题中的“春”字,用对句形式描绘一幅春天景致:城边的柳树发绿了,细柔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田野小路上的桑树也长得茂密,青青一片。由“陌上桑”,而引出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汉乐府《陌上桑》中所描写的那位热爱劳动、机智勇敢而又美丽的采桑姑娘秦罗敷。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也许就象秦罗敷吧! 春景是美好的,若能与情人一块共赏,那该是无比幸福的。然而,“人成各,今非昨”。如今夫婿远征渔阳,自个形影相吊,无此闲情逸趣,只能辜负这大好春光。

  三、四句叙事。“提笼忘采叶”,承接上句“陌上桑”,进而描写这位女主人公的采桑劳动。笼,是盛桑叶的竹器。作者只写了劳动中的一个动作细节:这位采桑女子在提笼采桑时,却忘了摘采桑叶。此句由《诗经·周南·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四句大意是说,采了又采地上的卷耳莱,采了多时,还不曾采满一竹篮,可叹我心里想念着丈夫,没心情采它,便把竹篮抛弃在大路旁)点化而来,遂成妙语。

  采桑女子摘采桑叶为什么心不在焉? 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作了解答:“昨夜梦渔阳。”渔阳,是唐代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蓟县。古代为边防要地。此代指边疆。原来这位采桑女子忘却采叶,是因为她只顾回想昨夜所做的美梦,梦中她见到了远戍渔阳的情郎。至于梦的具体内容,诗中没说。也许她向他诉说自己在家从事劳动的艰辛,也许向他倾吐独守空闺、孤寂愁苦之情,也许再三叮嘱他早日返乡与家人团聚。这些内容,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李锳所评论的:“前二句皆说眼前景物,而末句忽掉转说到昨夜之梦,便令当日无限深情,不着一字而已跃跃言下。笔法之妙,最耐寻味。”(《诗法易简录》)

  此诗更为高妙之处,还在于:未使用一个“思”字,却通过“忘采叶”这个动作细节描写,将女主人公深沉的思念之情、如痴如呆的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这首诗成为五言绝句忆远诗中最为传神之作。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秋夜曲》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秋思赠远二首》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望夫山》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木兰花慢》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淮阴行五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祝英台近》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阿娇怨》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寿楼春 寻春服感念》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