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远期》原文及赏析

【导语】:

  远期终不归,节物坐将变。  白露湿单衣,秋风息团扇。  谁能久离别,他乡且异县!  浮云蔽重山,相望何时见?  寄言远行者,空闺泪如霰①。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

  远期终不归,节物坐将变。

  白露湿单衣,秋风息团扇。

  谁能久离别,他乡且异县!

  浮云蔽重山,相望何时见?

  寄言远行者,空闺泪如霰①。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与期待,有时从自己一方着笔,有时从丈夫一方设想,有时又兼顾双方,显得变化不板,摇曳多姿,生动地表达了对丈夫的真挚感情。诗的背景是一个夏尽秋来的时节,天气初肃,更有力地衬托了凄凄的别情和闺中的冷寂。作品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一开头就推出“远期”二字,写这位妇女的丈夫行役远方,久而不归,她期待着他,盼望着他,已经从夏望到秋,从炎暑望到天凉;花木凋零,候鸟南飞,人间万物,都将随节气的变化而变化了。这并不是夸张其词,古代交通不便,差旅行役,动辄成年累月,是毫不奇怪的事情。“远期终不归”的“终”字,突出思妇望眼欲穿的急迫心情;“节物坐将变”的“坐”是“即将”之意,与“将”连用,加强语气。下面“白露湿单衣,秋风息团扇”二句,是“坐将变”的具体展开,既从思妇方面写,又从丈夫方面写;既写外在事物,又写内心感受。丈夫初出的时候,天气已热,穿的很单薄;如今已是初秋,凉风渐起,白露始降,他能禁受得了这乍来的秋凉吗?夏天从不离手的扇子,现在也搁置起来了,这既是写实,也暗示着离别之意。“谁能久离别,他乡且异县”二句,从丈夫的处境着想:他离妻别亲,身在异域他乡,想来更加难耐这离别的况味吧!“浮云蔽重山,相望何时见”,则又写自己举目翘望,看到的只是霭霭的浮云,重重的峻岭,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而那相会的日子,更象这浮云一样渺茫难凭。最后两句完全从正面写,直接抒情:“寄言远行者,空闺泪如霰”。她要设法让丈夫知道,她是多么苦苦地等待着他,为了他,哪一天不泪如雨下! 她祈求丈夫早早地归来,以慰藉这深闺的寂寞。

  这首诗结构严谨。题为“远期”,通篇也便紧扣一个“远”字和一个“期”字。如“他乡且异县”、“浮云蔽重山”,都是写相隔之遥;“相望何时见”,则以无望的语气,抒写期望之切。特别是结尾两句,又分别强调了“远”、“期”二字:“寄言远行者”既明言行程之“远”,“空闺泪如霰”又暗含着期望之悲,这就又落到“远期”上去,进一步强调了主题思想。为了更有力地衬托“远期”之情,还突出地渲染了一个“久”字,如“节物坐将变”以及“白露”、“秋风”二句都是铺垫下面的“久离别”的。行程既远,行期既久,期待之情就显得更加殷切了。这样,全诗便淋漓尽致、曲折尽意地表现了这位妇女对丈夫诚挚热烈的爱情和体贴入微的关切。全诗除“白露湿单衣,秋风息团扇”一联对偶外,其他各联都是单行散句,显得调子急切,一气呵成,与思妇盼夫早归的焦急心情互相协调。另外,全诗直抒其情,不用比兴,语言朴实明快,也与思妇不加掩饰的期待心情相一致。这一切,都使此诗有一种古乐府的风格。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解连环》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忆旧游》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秋闺夜思》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渔家傲》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咏人弃妾》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咏人弃妾》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芳草渡》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芳草渡》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答外诗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