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清明日龙门游泛》原文及赏析

【导语】:

  (唐)李峤  晴晓国门通①,都门蔼将发②。  纷纷洛阳道, 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③,清明送芬月④。  林窥二山动⑤,水见千龛越⑥。  罗袂罥杨丝⑦,香桡犯苔发

  (唐)李峤

  晴晓国门通①,都门蔼将发②。

  纷纷洛阳道, 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③,清明送芬月④。

  林窥二山动⑤,水见千龛越⑥。

  罗袂罥杨丝⑦,香桡犯苔发⑧。

  群心行乐未, 惟恐流芳歇⑨。

  【题解】

  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南13公里处。其地伊水北流,青山对峙,远望如一座天然门阙,古称“伊阙”。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峭壁上,长达1000米,始凿于北魏太和年间,至唐光化元年(898),营造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两山现存佛洞1352个,佛龛750个,佛塔40余座,佛像约10万尊。各窟的背光、藻井、地花和洞口拱额、帐幔的图案装饰,构图精美,雕刻艺术很高。此篇写清明节泛舟伊川所见风光,表达一种陶醉于自然之中的舒畅心情。

  【作者】

  李峤,唐代文学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20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授长安尉,迁监察御史、给事中,后历任凤阁舍人、凤阁鸾台平章事、礼部尚书、中书令、修文馆大学士、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时贬怀州刺史,玄宗立,贬滁州别驾、庐州别驾。其为武后、中宗朝四大学士之一,诗文声名卓著,早年与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晚年为文章宿老,学者多取法之,原有集散佚,明人辑有《李峤集》。

  【注释】

  ①国门:京都的城门。唐代以洛阳为东都,故称。②蔼:云气,此指晨雾。③衍漾:飘游荡漾。《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 “藐盼观青崖,衍漾观绿畴。”④送芬月:清明在农历三月,时值桃李盛开,香气飘逸,故称。⑤此句说坐在船上,透过树林望去,东西二山好像也在走动。⑥此句是说山崖上的石佛龛倒映在伊水中。⑦罗袂:丝织衣服的长袖。罥(juan):缠绕,挂住。⑧桡:桨。苔发:发状的青苔。⑨流芳:比喻光阴。此指三春景色。

相关推荐
  • 山水名胜诗《游龙门奉先寺》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春题龙门香山寺》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后伊阙行》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宿白马寺》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七哀诗二首录一》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谒关帝君墓祠》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牡丹》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看花四首录一》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洛水》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