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狄奶奶》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分析

【导语】:

狄奶奶是本书主要人物狄希陈的母亲,但她在第33回才正式登场,第59回即去世,在作品中断断续续的描写,才共26回的篇幅,但在创作上,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在《醒世姻缘传》的两代

  狄奶奶是本书主要人物狄希陈的母亲,但她在第33回才正式登场,第59回即去世,在作品中断断续续的描写,才共26回的篇幅,但在创作上,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在《醒世姻缘传》的两代姻缘里,两个主要的家庭:晁家和狄家,除中心人物晁源和狄希陈以外,还塑造了两个家庭中老一辈父母的形象。狄奶奶是一个形象饱满,有血有肉的人物,和童奶奶、童七、狄宾梁等人物形象一起,代表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

  对于狄母这个人物的艺术构思,作者在小说里曾有所透露。在第40回里,他说:“大略人家子弟在那十五六岁之时,正是那可善可恶之际。父亲固是严,若是那母亲阘茸,再兼溺爱,那儿子百般的作怪,与他遮掩得铁桶一般,父亲虽严何用?反不得一个有正经的母亲,儿子倒实有益处。”在狄家对于青年子弟狄希陈的教育上,恰恰是父亲狄宾梁糊涂宽纵,而母亲相氏(狄奶奶)虽无多少文化,但却懂得对于子女的教育。在作者心目中,狄母是支撑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但她并不是封建社会所称颂的十足的贤妻良母——一个理念的化身,像晁夫人那样。她只是出于一个母性对于儿子的爱。她并未把忠孝节义挂在嘴上,她督促儿子读书,只是出于生活的朴素信念。她没有什么出色的,像晁夫人那样,受人仰慕的大作为,更没有封建社会里应受旌扬的风范,只懂得对于家庭的勤劳操持。在她的活生生的个性和情感中,又保留着生活带给一般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的粗朴、懦弱和见识的短浅等性格特征。

  狄家世代务农,但在明水镇上,也可算得略有薄产的小康之家,更兼有一点商业经营,生活无忧无虑。但狄宾梁“原不大识字”,当然更无乡宦的声望,因此感到需要有一个有功名出身的读书人子弟以光大门楣,同时也是眼下的实用所需。所以立志要改变一下这个家庭的文化结构,不惜化费银两让儿子附在邻居学馆去念书。但他成日操持庄佃家业却并不懂得书香门第对于子女的一套教育和培养的方法。书里说儿子虽在学馆,全不念书,又遇到个不负责任的先生,“狄员外倒不曾理论”,反而是母亲相氏不时地课督。但她的想法也极简单,就如计算家常柴米经济的一样来计算读书的成效。一次,当狄父为找不到人写邀人的帖子而着急时,相氏却想起了儿子:“你读了五年之书,一年认十个字,你也该认识五十个字了。头长身大的学生,戴着回回鼻跳搭,极(急)的个老子像猴似的(找不着人写帖),这帖子你不该写么!”她让儿子读《孟子》, 儿子读作“天字、 上字、明字、星字、滴字、溜字、转字”,居然被她识破,责问:“谁家圣人的书上也有‘天上明星滴溜转’来?”于是在赏了儿子“劈脖根一巴掌”外,决心要换先生,因而和狄父发生冲突,狄父却不以为然,说:“自家的孩子不出气,你只抱怨先生。你不信,另寻一个也不怎的。”但他并不认为儿子因此就不成气候,因为,他相信算命人说的,儿子日后还要做成都府经历。但相氏却说:“你说的通是屁话!好教你教孩子?成都府经历可也要认的个字,没的就不标个票子?他听见你这话,他还想待读书哩?”后来,狄希陈果然靠捐钱买了个成都府经历,也足见这个社会的反常。相氏的话,当然还是对的,这是凭常识的推理。她是凭自己生活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理的。她还警告过丈夫,“只怕他丈人听说这们个杭杭子,只怕还退亲哩!”

  她不止一次识破儿子的诡诈。儿子装病逃学,“她母亲摸得他身上凉凉爽爽的,又不发热”,痛责一番。“狄希陈使性谤气,一顿穿上袄裤,系上袜子,也只说他穿完衣服,要往书房里去。他原来是怕他娘当真揭被去打,所以穿上衣裳,仍自盖被睡觉,说肚子、太阳、腰腿一齐都疼起来。又是他娘去揭过被,拿了他的一只鞋,掀开他的棉袄,脊梁上两鞋底,打得杀狼地动的叫唤。狄员外说:‘你打他怎的,只怕他真个害那里疼可哩。’他娘拿着鞋底,望着狄员外肩膀上结结实实的打了一下,骂道……”(第33回)家庭的操持,她使狄家维持了一个时期的小康局面,也炼就了她粗朴中略带机敏的性格,因此不仅儿子惧怕她,连丈夫也对她敬畏三分。

  然而她并不是唯有严厉,在她的简单化的教育方法,有时甚至是粗鲁的行动中,包涵着一种母性的爱。在她身上很少圣贤的说教,她只是按生活的经验办事。当她得知儿子府考以后滞留济南不返,是与一烟花女子孙兰姬相爱时,她火冒三丈,并随即大兴问罪之师。当她经过长途劳累到达省城,亲见孙兰姬原来那样单纯,年幼、美貌,又善解人意,她的心软了下来:“如此娇媚,又如此活动,把那一肚皮家里怀来的恶意如滚汤浇雪一般。又见狄希陈唬得焦黄的脸,躲躲藏藏的不敢前来,心中把那恼怒都又变了可怜”,于是她说道:“你既是这们害怕,谁强着叫你这们胡做来?你多大点羔子,掐了头没有疤的,知道做这个勾当! ”……孙兰姬在旁嗤嗤的笑,狄婆子说:“你别笑,我刚才不为你也是个孩子,我连你还打哩!”多么性格化的语言和描写。她理解了儿子与孙兰姬的爱,并且对这个过早地沦落风尘,又且懂事的女子不由产生了好感,于是索性陪同在济南高兴的游玩了好几日。

  《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一样,以描写家庭生活见长,但《金瓶梅》写的是一个带有某种特殊性的暴发户商人家庭,因而带有16世纪那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色彩。而《醒世姻缘传》却写的是一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最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家庭生活。狄希陈的母亲,就是属于一个普通市镇上的家庭妇女。从对她无可奈何地死去的描写中,似乎也看到了这一时代礼教统治的虚弱,封建伦理道德的解体。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女性形象仍有其鲜明的真实性和某种典型意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