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府演义·焦赞》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导语】:

焦赞这个草莽英雄,三关诸将称他为卤夫,性格顽梗。他率直任情、粗鲁豪爽,但不失朴实可爱;虽然面貌凶恶,常常惹祸,但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作战时勇猛顽强。 在焦赞出场之前,先从孟

  焦赞这个草莽英雄,三关诸将称他为“卤夫”,性格“顽梗”。他率直任情、粗鲁豪爽,但不失朴实可爱;虽然面貌“凶恶”,常常惹祸,但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作战时勇猛顽强。

  在焦赞出场之前,先从孟良口中作了一番介绍:“此去六十里外,有山名芭蕉山,山势险恶,内聚强人数百。为首者姓焦名赞,生得面若丹朱,眼似铜铃,两颧突出,有万夫不当之勇。”“此人性好食人,极其凶恶。将军即领部众同去,犹不能招之而来。”这大体上勾勒了焦赞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焦赞的出场也写得极妙。中国传统小说讲究人物出场,而且人物形象在人物出场时一次固定成型。焦赞出场时,孟良凭结义兄弟之情,劝他归顺六郎。他不答一语,全身披挂了出来,只说一句:“我认得你,手中铁锤却不认得汝!”孟良见他来得“凶狠”,不敢交战,跳上马回去报告六郎:“此人顽梗,招之不来。”直到孟良用计烧了他的山寨,六郎把他擒住,劝他一同征辽,他才思忖:“天下有这一般好人。若我拿得人来,只一刀,肯相释放?”于是纳头就拜,甘心愿居帐下。焦赞的出场,他的性格特点就是一次固定成型的。

  焦赞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是通过他与孟良、六郎的对比描写而塑造的。孟良与焦赞都有草莽英雄的本色,快人快语,爽朗豪放,但两人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孟良劝焦赞归顺六郎,能随机应变,机智乖觉,反衬出焦赞的粗鲁耿直、勇猛无畏。六郎与焦赞,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作者刻画焦赞这个人物形象,随时随处以孟良、六郎作对比反衬,这是值得注意的。

  焦赞爽直粗鲁,却是粗中有细,爽直中略有狡猾,与他的忠心耿耿、嫉恶如仇相联系,因而粗鲁中显出朴实,狡猾中显出可爱。内奸王钦、奸臣谢金吾为了陷害杨家将,捏造谎言,真宗命谢金吾拆毁天波楼。令婆佘太君派九妹至佳山寨,催六郎回府。只是在九妹的劝说下,六郎才勉强答应同去。焦赞果然闹下大祸,乘夜杀了“当朝第一幸臣”谢金吾一家。作者按这样的情节,活画出焦赞的个性特征,人物的对话也是充分个性化的。

  在小说中,焦赞曾三次“私离”佳山寨,屡屡成为所谓“三关逃军”,这都是从不同侧面表现他急公好义、嫉恶如仇的品格。加二次是孟良领命潜往辽国盗取萧太后的头发,“偷过番营而去,忽焦赞从后赶上”,孟良见了,恨道:“冤家!你来何也?”焦赞却说:“只因哥哥一个独行,我心不安,特来陪伴。”孟良说:“干此等之事,全要机密,如何同汝去得?”焦赞说:“只有哥哥机密,而我便泄露耶?死便死,定要同去!”孟良无奈,只得答应。第三次是六郎命孟良去幽州望乡台盗取杨业骸骨,被焦赞得知后先期到达,在黑夜中被孟良误杀。作者有意安排他多次“私离三关”,越是写他“粗鲁”,就越显出朴实,越是写他“狡猾”,就越显出可爱。

  焦赞急功好义,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往往容不得片刻等待,立即付诸行动,在暴烈中透出刚直之气。比如孟良第二次落草后强抢民女,当夜就要“强赘”,六郎与焦赞听得老人哭诉,就在外房等候:“将近二更,金鼓之声大振,一路灯火光亮,人报孟大王来到……六郎与焦赞隔窗张视,私笑语曰:‘他玩侮宪典,害民如此。今晚我们不来,真个被他骗去此老之女。’焦赞曰:‘待我出去打折他一只腿,看他还做得新郎否?’六郎曰:‘汝先出去抱着,待我便来羞他。’焦赞此时气得慌,乃几步跳上厅去,一脚踢倒筵席,两手将孟良紧紧抱住……喽啰正欲向前去打,焦赞、六郎厉声骂曰:‘不顾礼义之徒,缘何这等无耻……’焦赞乃拖孟良出座,指而言曰: ‘请汝开着驴眼,看是谁来到此?’孟良灯下见是六郎,慌忙拜倒……”焦赞与孟良是结义兄弟,情同手足,但当他亲见孟良“害民”,“强抢民女”时,立即发作,刚烈无比。在战场上,焦赞暴烈、性急的个性表现得更为充分。杨六郎被辽军包围时,“焦赞一闻本官被围,声震如雷,率兵从左攻进”,辽军纷纷溃退,无人敢当。

  杨六郎的忠君观念,他为抗击外敌而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思想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焦赞的言行反衬出来的。比较起来,全书只有焦赞的反抗精神最为强烈。焦赞不仅抗拒朝廷,藐视皇帝,而且无视王法,在他被充军到邓州后,竟“亦逃走了”,“居于邓州城西泗州堂”,自由自在,“官军无奈他何”。后来他又私回三关,走上抗辽战场。焦赞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他甘居六郎帐下,在抗辽战争中舍身忘死,战功赫赫。

  显然,焦赞身上有《水浒传》中李逵的影子,焦赞的某些言行与李逵相类,其中不少情节还是套用《水浒传》的。尽管如此,《杨家府演义》中的焦赞,仍不失为古代小说人物画廊里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