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咏杂花诗》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杂花落花惜花·咏杂花诗》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何逊  井上发新花,谁言不经染。  已如薄紫拂,复以浓红点。  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  何逊诗以清新婉

  《杂花落花惜花·咏杂花诗》咏杂花落花惜花诗鉴赏

  何逊

  井上发新花,谁言不经染。

  已如薄紫拂,复以浓红点。

  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

  何逊诗以清新婉转著称,时人以之与谢朓并论。他的这些清新明快诗作,在齐梁山水诗、咏物诗风行之时,重视模范山水的艺术风气下,是一大贡献。杜甫曾说:“能诗何水曹”、“颇学阴何苦用心”。可见何逊诗歌成就是称美于当时,盛誉于后世的。何逊的这篇咏杂花诗,写得情词婉转,清新自然,意境明丽,给人以繁花似锦,争辉吐艳的动态美感。

  诗的开端一句就为我们描绘出百花盛开的景象。井,为古代人们吃水之源,提瓶汲水井中,人群齐聚,往来如梭,也是一热闹去处。井的周围长满了花草,百花迎春,杂然开放,给提水人带来了美感。“发新花”三个字,给人以动态之美,使人惊感春的回归,跳动着春的愉悦。又仿佛杂花故意为人开放,以自己的姿容取媚于人。虽然是一年一度新花,可百看不厌,总有新的美感。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神功鬼斧的妙用。杂花五光十色,杂然相陈,自成画境,可作者却故设论敌,以反诰的口气,写道:“谁言不经染”。言外之意,认为这杂然相处的百花,虽品种非一,花型不同,色彩各异,然而花团锦簇,花浪铺远,如能工巧匠濡染而成,一下子把人们带进染织大师的美的创作活动中。自然之花与织锦之花,一虚一实,相间相美,使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杂花的染织之美,使人想象重重,连类无穷。

  三、四两句以复沓的句式,连续用比喻:“已知薄紫拂,复似浓点红。”平视就象拂染一层薄薄的紫色,再仔细察看又有着无数艳红的斑点。远近的视角不同,所得的印象也各异。然而皆为艳丽之美。“已”与“复”的连用,曲折婉转,表示进层关系,状出审美感的活动。感情的骤变,不断推进美感的深化。

  五、六两句再设比,铺叙人工神女染织,把对杂花美的刻画推向高峰:“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杂花状如锦绣,但又无可裁缝;花苞有张有合,如同彩霞聚合舒敛。诗人用锦缎、彩霞等人所共赏的物品,来比喻杂花之美。织锦为能工巧手的织女织成,彩霞则为自然形成的美景;一为人工,一为天工。然而杂花却美夺人工与天工。这两句比喻新颖奇妙。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开辟了通向美的比喻航道,驰骋想像杂花之美的余地。

  这首小诗比兴铺陈,刻画精工,审音炼字,对仗自然工整、气势一贯,情景交融,状写出杂花群象的整体美,所描绘之花犹在目前,又含有不尽之意于言外,实乃难得的咏物佳篇。

相关推荐
  • 《杜甫·早花》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买花》咏杂花落花惜花诗赏析
  • 《刘言史·买花谣》原文及赏析
  • 《刘言史·别落花》原文及赏析
  • 《刘言史·寻花》原文及赏析
  • 《张碧·惜花三首》原文及赏析
  • 《徐凝·春陪相公看花宴会二首》原文及赏析
  • 《韩愈·落花》原文及赏析
  • 《于鹄·惜花》原文及赏析
  • 《王建·山中惜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