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原文及赏析

【导语】: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白居易在政治上受打击后,参政意识渐淡,诗的题材也有明显变化,由讽谕诗转而写闲情逸致和感伤之类的诗歌。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经常到佛寺听僧侣讲经。此诗即描述他与“诸客”听讲后离开佛寺的情景,抒发了自己愉悦的感受。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开头两句写“西湖晚归”。“柳湖”,即西湖。因湖畔垂柳掩映,故称柳湖。松岛即孤山,它岿介湖中,碧波环绕,唐代这里楼阁参差,弥布椒麓,为西湖之胜迹。莲花寺,即孤山寺,湖中莲花盛开,远望孤山寺浮托在莲花之上,故美称莲花寺。诗人只并列三个名词: 柳湖、松岛、莲花寺,就勾画出西湖孤山寺的风姿。不说“西湖”而说“柳湖”,使读者仿佛看到垂柳系绕的西湖; 不说“孤山”而说“松岛”,使读者仿佛看到青松葱茏的孤山; 不说“孤山寺”而说“莲花寺”,使读者仿佛看到莲花掩映的孤山寺。三者串联起来,构成一幅色调丰富而淡雅的孤山寺全图。“晚动归桡”,点明 “晚归”,生动描绘出诗人与诸客上船离开孤山的情景,船桨拨开平静的水面,这“出道场”的“出”,别有一种情趣。

  接下来是船行湖中之所见。“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卢橘”即枇杷,“栟榈”即棕榈。这两句写雨后晚风中的枇杷和棕榈,真是独具情态。结满黄灿灿果实的枇杷树枝叶低垂,似乎是承受不了山雨的重量,棕榈阔叶颤动,似乎是不胜湖上晚风的清凉。把人的感觉赋于物,这物便活了起来。“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船离孤山渐远,湖面宽阔,碧空万里,湖上笼罩着轻烟似的水气,“烟波淡荡摇空碧”,似乎人不在船中,而是在淡荡的烟波中飘摇,如升青冥,那远处的宇观楼殿,沐浴在绮丽的夕阳光照中,光辉而静穆。

  最后两句: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承接五、六句,把湖中的孤山寺比做海上仙山蓬莱阁,非常自然。这两句不仅点题,而且赋与全诗一种超脱尘俗的格调。诗人与诸客刚从孤山寺归来,回首望去,那孤山寺宛如蓬莱仙境,似已在虚无飘渺之间了。

  这首诗写景如同游记,按游踪依次写来,但它的旨趣却在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所描画的是西湖孤山的静穆和空灵,这静穆和空灵正是诗人的心境,或者说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
  • 清·孙原湘《西陵峡》原文及赏析
  • 清·景禐《路经滑石山》原文及赏析
  • 清·秋瑾《轮船记事》原文及赏析
  • 清·李洞《送僧清演归山》原文及赏析
  • 唐·李洞《送僧清演归山》原文及赏析
  • 唐·张祜《送曾黯游夔州》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郡城北路作》原文及赏析
  • 宋·范仲淹《野色》原文及赏析
  • 宋·郭祥正《金陵》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