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赵翼《澜沧江》原文及赏析

【导语】:

  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  下有百丈洪,怒喷雪花热。  这首写景小诗是作者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写的。当时,诗人正在贵西兵备道任上,奉调到云南参加对缅甸的战争。行经的

  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

  下有百丈洪,怒喷雪花热。

  这首写景小诗是作者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写的。当时,诗人正在贵西兵备道任上,奉调到云南参加对缅甸的战争。行经的澜沧江,在云南西部,穿行于横断山脉之间,山高谷深,急湍汹涌,极有气势。赵瓯北以二十个字写澜沧江,篇幅短小,却能状写出这条名川震慑人心的水态山容。

  “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写的是澜沧江夹岸耸峙的横断山。它们是那样的高峻陡峭,无可攀登,山色墨黑,山石堆叠如同垛着一堆堆沉重的铁块。征人在山间跋涉前行,路途就象“之”字那样曲折。这十个字不仅写出了山的外形,而且写出了山的质感,写出这崇山峻岭给人的沉重感、压迫感、闭塞感,为描写澜沧江提供了一个特异的典型环境。

  “下有百丈洪”,终于从山写到了水。这澜沧江在墨黑的高山之下跌荡穿行,不是涓涓细流,而是一泻百丈。尤其是诗人目睹的 一股飞瀑,极具威势。瀑布冲荡如“怒喷”,激起一堆堆雪花似的白浪,浪花的翻腾,又使人有如观沸水似的感觉。借“雪花”喻浪花,并不新奇,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赵翼的创新之处,在于道出 “雪花热”。“雪花” 与 “热”似乎是不可调和的,诗人却别出心裁地把这两个各处一端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以“雪花”状形喻色,以“热”表达主观感受,将不调和转化为新的和谐,表达出奔腾翻涌的澜沧江给自己的强烈印象。

  赵瓯北的诗,随意抒写,重在性灵,时有过于浅露俚俗之作。但这首小诗写得硬语盘空,动人心魄,显示出诗人在浅俗之外另具一番功力。如音律方面,诗人就有意追求 一种艰涩险仄的韵致: 全诗二十个字里,仅“之”“洪”“花”三个平声字,其余十七个都是仄声字;这十七个仄声字里,短促闭塞的人声字就占了十个; 而头一句“绝壁积铁黑”,竟连用五个入声字,读起来佶屈聱牙,传神地写出澜沧江边横断山脉崎岖巉岩的风貌。其余三句也是每句仅一个平声字,穷形尽相地状写出横断山脉和澜沧江水雄奇险恶的势态。

相关推荐
  • 清·舒位《澧州道中》原文及赏析
  • 唐·李忱《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原文及赏析
  • 清·陈沆《灵泉寺》原文及赏析
  • 金·陈孚《烟寺晚钟》原文及赏析
  • 清·钱载《牛头山》原文及赏析
  • 唐·释道南《玉案山》原文及赏析
  • 清·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原文及赏析
  • 宋·张栻《石濑》原文及赏析
  • 宋·张栻《石濑》原文及赏析
  • 明·汤显祖《石门泉》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