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原文及赏析

【导语】: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作者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夏历十一月十四日夜,从江西南昌畔赣江乘舟赴南京。此诗就描写舟行于月夜寒江时所见的景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作者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夏历十一月十四日夜,从江西南昌畔赣江乘舟赴南京。此诗就描写舟行于月夜寒江时所见的景色。作者写露气、写波势,写月光,皆有独特的审美感受与高超的表达技巧,巧譬奇喻,妙语如珠,堪称绝唱。

  诗第一句“露气如微虫”,写冬夜江上之露气好象微小的虫子,把无生命的“露气”比喻为活动的“微虫”,可谓独出心裁,奇特别致。这个比喻写出“露气”的浮动感,也写出沾在肌肤上有一种如微虫爬动的痒丝丝的触觉,作者的感受相当细腻。这是写江上空间景象。第二句“波势如卧牛”仍是比喻,写江中波涛好象一头头伏卧的水牛,生动地表现出“波势” 的巨大和起伏之状。“微虫”与“卧牛”一小一大,相映成趣。“明月如茧素”是又一奇喻,这句实际是写月光好象茧丝绢,显示出月光的皎洁又带点儿朦胧的美。作者所乘的“江上舟”此刻正沐浴在月光之中, 但诗人却独具匠心, 以“裹我江上舟”言之,其中一“裹”字用得极妙,它以“茧素”这一喻象中生发而出,形成了意象迭加。船被“茧素” 四周包裹起来,那么“江上舟”亦显得朦胧皎洁了。作者简直是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航行,享受到赣江月夜航行的奇特的美。

  在历代写月夜山水的作品中象这首诗这样连用三个排比句式的比喻又用得如此新颖而不落窠臼,诚属罕见。所以近代诗论家狄葆贤评此诗说: “奇语突兀,二十字抵人千百。”此誉毫不过分。

相关推荐
  • 唐·李涉《再宿武关》原文及赏析
  • 金·王恽《兰溪道中》原文及赏析
  • 明·杨慎《元夕桐梓驿》原文及赏析
  • 明·陈第《元夕宿泉州洛阳桥》原文及赏析
  • 清·洪亮吉《伊犁纪事》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阴铿《五洲夜发》原文及赏析
  • 唐·来鹄《云》原文及赏析
  • 金·黄庚《临平泊舟》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 明·于谦《上太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