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苏颋《汾上惊秋》原文及赏析

【导语】: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这是一首名诗,但向来未得确解。关键问题是没有弄清写作时间和作者的处境。  我觉得“万里渡河汾”是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这是一首名诗,但向来未得确解。关键问题是没有弄清写作时间和作者的处境。

  我觉得“万里渡河汾”是指作者从四川回长安以后,旋即到山西出差,路过汾河写的。时间可能是开元十一年或其后。从四川到山西,可称万里。宦海沉浮,飘忽不定,身不由己,恰似被北风驱使着的一朵白云。政治上的失落感,年过半百的迟暮感和草木入秋后的“摇落”是何其相似。在这种情景下,肃杀的秋风,扑面而来,似乎要将诗人与落叶一起席卷而去。诗人是最富于联想的,也是最敏感的,此情此景,诗人能不震惊吗? 开元十五年,诗人去世。只活了五十多岁。对他来说,开元十一年以后,无论是自然生命还是政治生命,已经是风烛残年了。由秋风扫落叶而形成的“秋声”,似乎正是诗人的生命之光即将油枯灯尽的先兆,有见于此,悲从中来,故而极为悲哀地说:“秋声不可闻”。但是不可闻,又不可不闻,可以想见诗人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凄苦。这是一个失意的政治家不甘寂寞的心声。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用最自然最经济的语言,通过写景来反映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至于如何不幸,只用“摇落” 二字象征性地点出,不必说破,故而在含蓄的笔法中蕴藏着可供读者驰骋想象的广袤空间。可以说,苏颋此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清淡风格的先声。

相关推荐
  • 明·文征明《沧浪池上》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原文及赏析
  • 唐·张子容《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原文及赏析
  • 唐·羊士谔《泛舟入后溪》原文及赏析
  • 清·厉鹗《泛舟鉴湖》原文及赏析
  • 明·李梦阳《浮江》原文及赏析
  • 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原文及赏析
  • 唐·丁仙芝《渡扬子江》原文及赏析
  • 明·陈子龙《渡易水》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