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文《秦镜》原文及赏析

【导语】:

  我有秦宫镜,清光欲上天。  近看花独立,远望月孤悬。  菱角何时铸,盘龙不记年。  无人来照影,抛掷井栏边。  袁素文,名机,是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三妹。袁枚的名篇《祭妹文

  我有秦宫镜,清光欲上天。

  近看花独立,远望月孤悬。

  菱角何时铸,盘龙不记年。

  无人来照影,抛掷井栏边。

  袁素文,名机,是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三妹。袁枚的名篇《祭妹文》就是悼念她的。袁素文是个能文工诗的才女,可是封建婚姻却摧残了她的才华。她“幼好读书,及长,益习于诵”,“少时吟咏极多”,因了自幼与如皋高家指腹为婚,男方“有禽兽行”,离异后忧郁早逝。她的诗和袁枚“主性灵”的诗歌理论相一致,写得心哀情惨, 词清语婉。

  这首《秦镜》是她借物抒情之作。《西京杂记》卷三载,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人心的善恶邪正。素文以秦镜自况,表现了宝镜被弃的命运。秦镜,光亮玲珑,历史悠久。其亮光,是“欲上天”,可见平滑光洁;其形象,是近看象支花,远望如轮月;其雕饰,是四角镶菱花,背面雕龙形。秦时宝镜,到今不知多少年了,可是无人照影,也就被抛撇在井阑旁边。清光,喻其志洁;形美,比其貌丽。可是无人照影, 宝镜也就如同瓦砾。

  袁素文以秦镜自喻,他时时怀着宝镜被弃的心情。花晨月夜,对景伤怀,顾影自怜。春天,看到燕双飞、花满园,她不感到欢快愉悦,反而觉得落寞寂寥。“欲卷湘帘问岁华,不知春在几人家。一双燕子殷勤甚,衔到窗前尽落花。”(《闲情》)她沉浸在愁苦之中,“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随园杂诗》)因而要卷起湘帘问岁华。看到燕子衔泥筑巢,可是只见衔来的是纷纷落花。她也未尝不想改变一下现在的处境,能招回一些失去的温暖,“二月清明柳最娇,春痕红到海棠梢。寄声梁上双飞燕,好啄香泥补旧巢。”(《春怀》)可是这旧巢是无法补救的,只使她觉得“生涯云过影,心事井销波。”(《寄二弟香亭》)袁素文处在那样的严酷的社会环境中,“日日泪痕新”(《有凤》),她只觉得“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随园杂诗》)因此她的《秦镜》寄慨遥深,托意深远,使人读其诗,想秦镜,知其人,哀其不幸遭遇。同时,由于是咏物诗,情附物上,物中含意,又使它不仅仅是个别人物的自况,而有着普遍性意义,使那些怀才不遇者、遭谤受诟者、蒙冤负屈者,都能从这秦镜中照到自己的身影,产生共鸣。这就是这首闺怨诗为人称道的另一个原因。

相关推荐
  • 冒襄《秦溪蒙难(四首)》原文及赏析
  •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原文及赏析
  • 杜甫《秋野》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秋词》原文及赏析
  •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原文及赏析
  • 陆游《秋波媚》原文及赏析
  • 高启《秋柳》原文及赏析
  • 戎昱《秋月》原文及赏析
  • 陈子龙《秋日杂感(二首)》原文及赏析
  • 谢榛《秋日怀弟》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