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先《木兰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这首词是张先

  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这首词是张先八十六岁在故乡吴兴度寒食节所作。作者通过对春游场面的生动描写,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民间风情,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尽管年事已高,但热爱生活,其生命活力仍然很旺盛。

  上片写白天春游场面。开头两句,一写少男赛龙船,一写少女打秋千。水中岸上,相映成趣。前者用一“竞”字,描绘出少男们在水上划着小龙船,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后者用一“并”字,描绘出少女们双双在秋千上飞起飞落的情景。赛龙船、打秋千是最富活力的春游活动,写春游以此起笔,最具典型性。“芳洲”两句,作者将视线从水上、空中移向更广阔的绿野。“芳洲”,本指水中长着青草的小洲,此泛指水边草地。前一句承上写少女游兴很浓,陶醉花草;后一句泛写游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上片四句,句句景中有人,富于生活情趣。作者从点到面地描绘出一幅寒食节春游全景图。

  下片写夜晚庭院。作者将视野从白天广阔的原野收束到夜晚的庭院。笔触从动态转到静态描写。首句写游人在暮色苍茫中终于散去。“行云”,语意双关,明写浮云,暗喻美女,与前边“暮忘归”照应。接着写笙歌停止,庭院寂静。一个“静”字,与上片的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结尾两句写庭院中月色清明,杨花轻轻飘落,无影无声。“清明”,既写月色,又与“寒食”题意相应,这两句写得空灵蕴藉,如果联系上下文,这两句,我们认为多少含有一点静中思动的寓意。作者用“杨花过无影”隐喻白天的春游美景的消失,因此,也多少流露出一些人生无常的淡淡的惆怅心情。这样的寓意,更从反面衬托出他热爱生活的情趣。最后这两句写景之工,写情之妙,实属难得。清代朱彝尊在他的《静志居诗话》中,感叹这两句工绝在世传“三影”名句之上,并非言过其实。

相关推荐
  • 唐·韩愈《晚春》原文及赏析
  •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原文及赏析
  • 宋·黄庭坚《春近四绝句》原文及赏析
  • 唐·李华《春行即兴》原文及赏析
  • 宋·徐俯《春游湖》原文及赏析
  • 唐彦谦《春残》 - 唐》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春晓》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春日郊外》原文及赏析
  • 宋·李弥逊《春日即事》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