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杨柳》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杨柳杏花何处好? 石梁茅屋雨初干。  绿垂静路要深驻, 红写清陂得细看。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雨后山村的即兴诗。杨柳杏花都是早春的景观。当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候,柳梢

  杨柳杏花何处好? 石梁茅屋雨初干。

  绿垂静路要深驻, 红写清陂得细看。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雨后山村的即兴诗。杨柳杏花都是早春的景观。当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候,柳梢儿也开始吐绿。但路边的杨柳与山陂的杏花又各有所长,各自奉献着自己的美色,点缀着春之时光。所以诗人在首句提出“杨柳杏花何处好”的问题,既同时肯定它们的报春价值,又含有稍加区别的意思。诗人并没有马上回答“何处好”的问题,而是转到雨后初晴的山村景象。在贵如油的春雨过后,站在茅屋旁的小河的石桥上,俯视那潺潺流淌的春水,颇觉这静谧的田园中陡增了生机。春雨过后,那路边垂柳的绿装变得青翠,那杏花枝头的红色变得更加鲜艳。诗人爱那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的垂柳,亦爱那红杏枝头的倩影。那柔长的柳条,千枝万缕,在微风中摇曳,宛若翩跹起舞的少女,显示出妩媚可爱的风姿;那葱茏翠绿的柳林,在大地刚刚泛绿的时候,沿着道路伸向远方,望着它令人心醉,因而流连往返,不忍离去。那清水塘中红杏的倒影更令诗人陶醉。“深驻”、“细看”两个词,把诗人既爱柳也爱杏花的喜悦之情生动逼真地刻画出来。“红写清陂得细看”一句与诗人的《北陂杏花》“身影妖娆各占春”的意境相似,“细看”一词,则反映了诗人更爱水中杏花倩影的心情。

  这首诗题为写杨柳,实际上写了杨柳和杏花两种景观,而且在比较中突出它们各自美色,并在意境上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红的杏,绿的柳,红绿掩映,相得益彰,更给人以早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感受。

  中国山水诗讲求诗情画意,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观,就象一幅色彩明丽鲜艳的水彩画。雨后晴朗的天空给人以清新的感受,茅屋、石桥、流水,在静谧之中蕴含着一种生机,路旁吐绿的垂柳伸向远方,给人以空阔的视觉感受,陂上的杏花与水中的倒影占尽了春光,红绿相映成趣。不论是画面景物的层次和颜色都让人觉得和谐、秀丽。由此而表达出诗人惜春的心情。

相关推荐
  • 清·张惠言《木兰花慢 杨花》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唐·白居易《晚桃花》原文及赏析
  • 宋·刘克庄《昭君怨 牡丹》原文及赏析
  •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原文及赏析
  • 唐·张谓《早梅》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赏析
  • 宋·赵以夫《扬州慢》原文及赏析
  •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明·陈子龙《念奴娇 春雪咏兰》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