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郭震《蛩》原文及赏析

【导语】:

  愁杀离家未达人, 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 满耳笙歌不听君。  郭震,字元振,“少有大志”,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由县尉逐步升任兵部

  愁杀离家未达人, 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 满耳笙歌不听君。

  郭震,字元振,“少有大志”,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由县尉逐步升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封代国公,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唐传奇中有一篇《郭元振》,记他勇除乌将军(猪怪)为民除害的故事。在他未遇之时,曾写有一些咏物小诗,寄托苦闷的情怀或济世的奇志。《蛩》就是其中的一篇。

  蛩(qiong),即蟋蟀。本篇借物咏怀。前二句写秋夜闻蛩,愁卧不眠。为了突出闻蛩的效果,不先写卧闻,而先写愁。他之所以愁深如海,一因“离家”,二因“未达”。为生活和前途而离家的游子在羁旅之中听到蛩鸣,更易唤起思乡之愁、沦落之悲。诗的第二句才点出是深夜卧听蛩鸣,一声声传到枕前,令人愁杀难眠。蛩鸣本无关人事。但情能化境,境能移情,在离家未达之人听来,未免产生愁思,愁上加愁了。白居易的《禁中闻蛩》诗写的就是另一种感受:“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诗人身任朝官,禁中值夜,闲来无事,灭烛独坐。满耳是新蛩声,产生的是悠闲的情绪,与郭诗全然不同。可见听蛩的感受因人的际遇不同而异。郭震听蛩的心情是十分凄苦的。

  此诗后两句没有就“愁”字继续生发,却翻出了新意,抒写自己不阿附权贵的傲岸襟怀。他劝告秋蛩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豪门权贵满耳笙歌,尽情享乐,不会听你的悲鸣。物我相合,蛩由作者所咏之外物已化为作者的自我。人穷志不短。诗人向蛩告语,其实就是自警自戒,写出了自己决不向朱门苦吟乞怜的情怀。郭震的“少有大志”不难从此诗看出。诗人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鸣就是后来在武后召问时献上并得到武后赏识的《宝剑篇》。

相关推荐
  • 宋·刘克庄《莺梭》原文及赏析
  • 唐·刘禹锡《聚蚊谣》原文及赏析
  • 清·顾炎武《精卫》原文及赏析
  • 宋·李纲《病牛》原文及赏析
  • 清·曹贞吉《留客住 鹧鸪》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画鹰》原文及赏析
  • 宋·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及赏析
  • 唐·张籍《猛虎行》原文及赏析
  • 宋·洪咨夔《狐鼠》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游昭牛图》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