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来鹄《双剑峰》原文及赏析

【导语】: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此诗题又为《题庐山双剑峰》,所咏为庐山龙门西峰下的双剑峰。  诗的前半首是对高插云天的双剑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此诗题又为《题庐山双剑峰》,所咏为庐山龙门西峰下的双剑峰。

  诗的前半首是对高插云天的双剑峰形态的描写。首先是山峰崭然如剑,双锋并峙,直向青天。“倚天”二字,可见峰之高峻; “古今”二字,又可知双峰屹立之久,历时古今; 而此后用一“闲”字,却道出双剑峰仿佛悠然闲在之态。首句是虚写,次句再次着墨于双峰之高。“三尺”,剑之别称,《汉书《高帝纪》: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诗中仍指双剑峰,换言之,乃避重复; 且“三尺”与“四面山”连用,更增加诗句之奇巧。

  诗的下半首是作者一个奇特而真诚的假想。这一假想的产生,是由于作者所见到的奇异的景色引起的。大约此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满天赤色的云霞如火欲燃,在火烧云的映衬下,双剑峰被染成了金红色,好象就消融在这红色的霞雾中。诗人由此想到,如果这“火”真能将此“双剑”融化,那锻铁能为天下多少农户打制出上好的农具啊!读到这里,当我们了解到诗人这真诚的想法以后,那么对首句“闲”字的含义又多了一层理解。双剑峰之所以 “闲”,是因为它徒有其高、徒立良久,而没有能给大地上的人们带来任何生活的益处。“闲”字为全篇之诗眼。

  这首精炼的短诗,一扫文士吟咏的闲情逸致,将所见的自然景物与民间的生计联系起来,其立意之独特,在吟诵庐山的大量诗作中实在是很难得的。

相关推荐
  • 唐·殷遥《友人山亭》原文及赏析
  • 宋·翁卷《南塘即事》原文及赏析
  • 清·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原文及赏析
  • 唐·李涉《再宿武关》原文及赏析
  • 金·王恽《兰溪道中》原文及赏析
  • 明·杨慎《元夕桐梓驿》原文及赏析
  • 明·陈第《元夕宿泉州洛阳桥》原文及赏析
  • 清·洪亮吉《伊犁纪事》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阴铿《五洲夜发》原文及赏析
  • 唐·来鹄《云》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