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夜下征虏亭》原文及赏析

【导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夜下征虏亭》一诗,就是他游历金陵后去广陵时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夜下征虏亭》一诗,就是他游历金陵后去广陵时的作品。

  一位杰出的大诗人,其作品的风格绝不是单一的而必然是多样的。李白的诗素以豪放飘逸著称,但他也有不少清新婉丽的作品,五绝《夜下征虏亭》正属此类。

  广陵,即广陵郡,在今江苏扬州、江都一带。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安所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起始两句点明空间与时间,时间是月明之夜,空间是征虏亭与广陵之间,“船下”与“月明”点醒题目中的“夜下”。这两句时空虽比较开阔,是诗中大景,但笔致仍柔而不刚,形容词的“明”化为动词,更渲染了月光如水的氛围和环境。后两句写的是小景细景。唐代女子以丹脂点颊作为装饰,色如锦绣,称为绣颊,“山花如绣颊”,诗人以人比花而不是一般地以花比人,艳丽的山花如少女的红颜,华美而婉约。如果这是小景的静态描写,那么,“江火似流萤”则是细景的动态表现。江上船中的灯火本身是静态的,但因为诗人是“夜下”,水流船驶 ,江火也就如同飞走的流萤了,诗人的艺术感觉敏锐而细腻。总之,后两句全用比喻,动静互映,清丽柔婉,从中可见豪情飞扬的李白也有一颗玲珑剔透的诗心。

相关推荐
  • 清·铁保《塞外夜雨》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商山麻涧》原文及赏析
  • 唐·温庭筠《咸阳值雨》原文及赏析
  • 清·洪亮吉《叶县道中杂诗》原文及赏析
  • 唐·来鹄《双剑峰》原文及赏析
  • 唐·殷遥《友人山亭》原文及赏析
  • 宋·翁卷《南塘即事》原文及赏析
  • 清·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原文及赏析
  • 唐·李涉《再宿武关》原文及赏析
  • 金·王恽《兰溪道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