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密《西塍秋日即事》原文及赏析

【导语】:

  络纬声声织夜愁, 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 城里人家未觉秋。  夏天还没有完全退去,秋天却在人不知不觉之中悄悄降临,秋在哪里呢?诗人漫步西塍,追寻着秋天的踪

  络纬声声织夜愁, 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 城里人家未觉秋。

  夏天还没有完全退去,秋天却在人不知不觉之中悄悄降临,秋在哪里呢?诗人漫步西塍,追寻着秋天的踪迹。

  第一句点明时间,秋天的傍晚,纺织娘在不停地叫着,以它那忧伤低沉的歌调宣告着秋天的降临。“织夜愁”,把抽象的非物质的愁绪变而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写出秋愁的如丝如缕,无端无绪,生动而形象。第二句交待地点,水边楼头,秋风秋雨助凄凉。“酸风”二字,刻意锤锻,新奇独到,写出秋风的特点。它不是春风的温煦,不是夏风的闷热,也不是冬风的寒彻,而是凉爽之中带有冷意,使人身不寒而心惊。秋风吹起,本是触觉所感,视觉所见,作者却别出心裁,以表示味觉的“酸”字形容,使人于触觉视觉之外品味出秋风的沁凉与酸涩,多种感官相沟通,效果独特。不仅如此,细心敏感的诗人还进一步发现,在那金黄色的杨柳枝头,秋意正浓。“脆”字精辟奇妙,写出了秋天柳枝色变而将凋的景象。以上三句,第一句写秋声,第二句写秋味,第三句写秋色,细致周到,层次清晰,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了秋天的声情风韵。作者寻寻觅觅,追逐秋踪,终于在蟋蟀声中,风雨景里,杨柳枝头,捕捉到秋天的身影,闻到了秋天的气息。

  然而,作者虽然找到了秋天的踪影,而回首杭州城里,不由得惊异地发现:“城里人家未觉秋。”在熙来攘往的红尘闹市之中,人们正忙碌奔走,有谁注意到这大自然的秋色呢?结尾的转折,使此诗别出境界,意趣深远。作者的细致多情与城里人的庸碌粗疏形成鲜明的对比,城里人为俗务所羁,身在秋中而不知秋,呼吸而领会秋意者,唯作者一人而已,从而见出作者的清雅超俗,善感多情。

  周密诗学晚唐,诗风受李贺杜牧的影响。其诗典雅精丽,清新绵密,特别注重字句的锤炼,意境尖新而狭小。读过此诗,可以窥见其诗风的一端。

相关推荐
  • 宋·史达祖《绮罗香 咏春雨》原文及赏析
  • 宋·吴涛《绝句》原文及赏析
  • 宋·张栻《立春偶成》 原文及赏析
  • 宋·秦观《秋日三首》原文及赏析
  • 唐·王驾《社日》原文及赏析
  • 宋·高翥《清明》原文及赏析
  • 宋·陈与义《清明》原文及赏析
  • 宋·黄庭坚《清明》原文及赏析
  • 宋·王禹偁《清明》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清明》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