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问陶《阳湖道中》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清·张问陶  风回五两月逢三, 双桨平拖月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 冶红妖翠画江南。  〔五两〕古代船家候风,用羽毛一簇挂在樯桅上以测风向。羽毛约重五两,故以

  清·张问陶

  风回五两月逢三, 双桨平拖月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 冶红妖翠画江南。

  〔五两〕古代船家候风,用羽毛一簇挂在樯桅上以测风向。羽毛约重五两,故以此称之。〔月逢三〕阳春三月。〔冶、翠〕分别形容颜色的浓郁和新艳。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于嘉庆十八年(1813)作者自镇江回苏州途经阳湖(在今江苏常州境)时。

  诗人是在春光明媚中荡舟江南水乡湖面的,诗以一路前行的观赏角度来写,使得诗人即目所见的江南春色构成为一幅有动感的画卷。这里的“风”、“水”和“冶红妖翠”的桃柳,都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但也处处表现着诗歌主体的审美感受。也许是诗人有意要饱览这湖光水色,所以小舟是缓缓徐行;荡漾在水面上,双桨并非猛击水面,而是轻划“平拖”,所以才保留了湖水的平静的蔚蓝。三月桃花二月柳,夹岸的桃柳,又最能显示这春之妖娆了,尤其是它的“冶红妖翠”,与蔚蓝的湖水相映衬,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简单的构图,少量的几笔,就画出了这幅具有特征的画面。透过诗人的审美娱悦中,也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在语言上,诗人很注意用语的准确与生动,如上举“平拖”即是。在形容两岸的桃柳,用“百分”和“千分”相配,设色上讲求比例和分寸。这样,桃花在绿丛中才更加显出它的和谐美。

相关推荐
  • 宋·贺铸《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
  • 元·刘因《观梅有感》原文及赏析
  • 清·王夫之《蝶恋花 衰柳》原文及赏析
  • 宋·周邦彦《花犯 咏梅》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选二)》原文及赏析
  • 宋·谢枋得《花影》原文及赏析
  •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赏析
  • 王士禛《秋柳》原文及赏析
  • 宋·晏殊《破阵子》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