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范成大《步入衡山》原文及赏析

【导语】: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这首诗以朴素、洗炼的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这首诗以朴素、洗炼的笔法,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宦海生涯的厌倦和不满。它将山水诗的格调与田园诗的情趣熔于一炉,内容、形式达到了较好的统一。衡山,在湖南省衡山县西,五岳之一。

  首联“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写作者初到衡山脚下的所见所闻。时当中午,眼前绿树成阴,溪水潺潺,恍若世外桃源。偶尔听到一两声鸡鸣,才推断在绿阴深处、小溪那边,大概住着一两户人家。闻鸡不见人,有人不见屋,越发显得幽静、安谧。这与尘世的扰嚷形成鲜明的对照。

  颔联“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写作者走在寂寥的山路上,被衡山的一草一木所吸引。松树的根须如虬龙之筋细瘦而长,在山石泥土间自由地伸展,以至布满路面; 放眼望去,遍山都是春笋,一簇簇整齐的凤尾竹迎风摇曳。作者看到自然界的事物如此生意盎然,畅达无碍,不能不想到社会上的种种羁绊和束缚。

  颈联“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写游山时的天气。衡山上空的乌云如同山间的瘴气一样缓缓移动; 细雨如丝,落地入土,因而山路湿润无泥,易于行走。这一联写景,比喻贴切,句式新警,对仗工致,作者在微风细雨之中倍增其乐,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忘归之意溢于言表。

  尾联“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直道其事,直书其情,上下两句分别从正反两面着笔。往日官衙里的呼拥、喧啸、热闹、排场,作者极为反感,避之唯恐不及; 而眼下的孤身一人,信马游缰,沉醉于山林之乐,正是作者久久追慕的生活。此处点出全诗的中心“闲”字。这是陶彭泽留给后人的精神启示,在范成大的作品中又一次折射出来了。

  全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平淡、自然。这与本诗的题旨是相应的。

相关推荐
  • 宋·岳飞《池州翠微亭》原文及赏析
  • 唐·苏颋《汾上惊秋》原文及赏析
  • 明·文征明《沧浪池上》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原文及赏析
  • 唐·张子容《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原文及赏析
  • 唐·羊士谔《泛舟入后溪》原文及赏析
  • 清·厉鹗《泛舟鉴湖》原文及赏析
  • 明·李梦阳《浮江》原文及赏析
  • 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