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孙觌《枫桥》原文及赏析

【导语】: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生当北宋末南宋初,在建炎年间曾因附和议之罪贬谪象州(在今广西),后又归隐太湖二十余年。《枫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生当北宋末南宋初,在建炎年间曾因附和议之罪贬谪象州(在今广西),后又归隐太湖二十余年。《枫桥三绝》之二云: “三年瘴海卧炎霄,梦隔青枫一水遥。万里归来悲故物,铜驼埋没草齐腰。”可见这三首诗是他自象州归来路过苏州时所作。此选其一。

  枫桥,在今苏州西郊。作者昔年曾经常往来于这一带,如今旧地重来,所以有“白首重来一梦中”的感觉。“白首重来”,本来就够苍凉冷落的了,而“一梦中”,则反映了诗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的心有余悸之情。不是说“三年瘴海卧炎霄,梦隔青枫一水遥”吗,可见他在贬谪期间是常常思念着苏州枫桥的。如今梦想实现了,可又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大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感,足见贬谪之苦,回归不易,在他的心上留下了多么深刻的烙印。“青山不改旧时容”,是他归来后对苏州的第一印象。这句与首句形成鲜明的对照。“青山”依旧,而人却“白首” 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沧桑之感和憔悴悲酸之情。以上是前两句,写的是白天。下面后两句则写夜晚: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犹”,还的意思。说明这半夜钟声不但唐代张继听过,作者本人以前也曾听过,这次“犹闻”,倍觉亲切。后两句化唐张继《枫桥夜泊》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种古刹的夜半钟声,古人多有描写,如唐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 “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 刘言史《夜泊润州江口》: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无一不是抒写愁情,因为愁得睡不着,才会听到钟声。而夜半,则在时间上表明了愁之深,愁之长。孙觌这首诗虽翻用了张继的诗句,但在意义上却有了新的变化。张继听夜半钟声,是因为愁得睡不着; 而孙觌听夜半钟声,则是因为激动得睡不着。他贬谪瘴海三年,连梦里都在思念着枫桥,如今又回到了枫桥的身边,他能不亲耳聆听那熟悉动人的夜半钟声吗?这钟声,从唐代敲到宋代,不知感染了多少文人骚客,而大多把它作为愁情的象征。孙觌翻旧为新,反其意而用之,就使这首诗增添了另一层次的形象和意义,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推荐
  • 唐·张继《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
  • 唐·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及赏析
  • 唐·马戴《楚江怀古》原文及赏析
  •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
  • 宋·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原文及赏析
  • 唐·元结《欸乃曲》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步入衡山》原文及赏析
  • 宋·岳飞《池州翠微亭》原文及赏析
  • 唐·苏颋《汾上惊秋》原文及赏析
  • 明·文征明《沧浪池上》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