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诗歌《石头》的原文及赏析

【导语】:

《石头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1 石头是什么凝成? 什么凝成? 汗和泪,搅拌着思想和感情; 当然,它有血液,血在流淌, 当然,它有心脏,心在跳动。 不要说它没有大脑和经络, 没有喉

《石头·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1

 

石头是什么凝成? 什么凝成?

汗和泪,搅拌着思想和感情;

当然,它有血液,血在流淌,

当然,它有心脏,心在跳动。

 

不要说它没有大脑和经络,

没有喉咙和眼睛,

因此便没有知觉,没有梦,

没有生命的温度和热情。

 

亿万年了,谁比它有更多的记忆,

它呀,始终在思考,在注视,在倾听;

把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

又说给你听,说给我听。

 

因此,石头才这般坚硬,这般坚硬,

郁积的是无数雷雨、雪暴、狂风;

当然,还有痛苦,也有幸福,

当然,也有憎恨,还有爱情……

 

2

 

我不知道时间的源头是什么样子,

也不知道宇宙极限是怎样的情景;

也许,只有熔岩横流,大火弥天,

也许,只是一片混沌,云雾腾腾……

 

让科学家去研究,去解释,

让哲学家来回答,来说明;

我只知道石头紧裹着整个地球,

它是人间的精英,宇宙的精英。

 

它如此古老却又如此年轻,

年轻得像欢乐的歌声;

从石头中,你是否看见新的活力,

人间呵,一切都从这里诞生。

 

虽然,它始终是死灭般的寂静,

却给我们带来进步和文明;

也许,它还不知道自己的美丽,

无论通体浑圆,还是头角峥嵘……

 

3

 

这块块石头已存在了亿万年,

它在自然界巨大的应力里形成,

又在激剧的运动中成长,

但这一切,却又像都不曾发生。

 

这里有沟鳞鱼,有恐龙,

有巨象的肋骨、树叶和草丛,

有波涛起伏的旋律,

旋律中,小鱼在快乐地游泳。

 

还有某一天的落霞残照,

还有某一次的雨后飞虹;

还有盘古的巨斧,后羿的箭镞,

或者,还有不死的胚芽,正在滋生……

 

也许还有细得像游丝一样的声音,

你听,你听,仿佛金属的鸣声,

呵,千般身影,万种风情,

都庄严的统一在浩瀚的时空。

 

4

 

石头是唯物主义者,没有谎言和欺骗,

它尊重历史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它不会因淫威而歪曲历史,

它不会因胆怯而放弃刚正。

 

它是质朴的,但却晶莹,

它是崇高的,但却普通,

它是冰冷的,却藏着火的种子,

它埋葬了死者,又孕育出新生命!

 

我在长城边认识了它,它威武,

我在斯大林格勒认识了它,它英勇,

我在漓江两岸认识了它,它奇幻,

我在阿尔卑斯山下认识了它,它深情……

 

站在庄严的石头面前,

像站在宇宙面前,我想起生命,

想起我们的地球在倾斜的轨道上旋转,

难道不该把每块石头,都叫星星!

 

一九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于北京

  《石头》是一首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诗篇。象征物“石头”在诗中一以贯之,须臾不离。诗共四章,每章四节。第一章第一节劈头就问:“石头是什么凝成?什么凝成?”问得突兀新奇,一下子便把不同读者的不同目光聚集到“石头”上来了,而当读者正在思考答案时,诗人又出其不意地作出了回答:“汗和泪,搅拌着思想和感情”。“搅拌”一词,令人想起水泥制品的制作过程,两者若此若彼,不即不离,显得十分巧妙。底下两行,以“当然”这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词语开头,在点明“血液”和“心脏”以后又移步换形,易宾为主,用“心脏”、“血液”作主语作了一番动态的描述,这两行诗一波三折,顿挫分明,借助于不平凡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不平凡的思想感情。第二节连用五个“没有”,用“否定”表“肯定”,和第一节相反而又相成。有了前两节的刻划和铺垫,第三、第四节才正式揭示出“石头”所象征的第一层涵义:“亿万年了,谁比它有更多的记忆,/它呀,始终在思考,在注视,在倾听”,“因此,石头才这般坚硬,这般坚硬,/郁积的是无数雷雨、雪暴、狂风”。原来,诗人是把“石头”象征为一个久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象征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钱钟书曾对比喻作过精辟的阐述,大意是“喻体”与“本体”两者“分”得越开,一旦“合”起来也就越有效果(见《旧文四篇·读<;拉奥孔>;》。比喻如此,象征亦然。在日常生活中,恐怕除了考古学家和建筑工人以外,很少有人会对“石头”发生浓厚的兴趣,诗人却从“石头”存在了亿万年的事实出发,把它和社会发展史巧妙地“合”起来了,真可谓寓意高远,不落俗套。

  诗人并不赞成把象征物写得朦胧含混,令人捉摸不透,相反,他主张不泥不隔,亦实亦虚,运用各种手法对象征物作出淋漓尽致的刻划,此诗第三、四章就是为此而安排的,其中既有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等古老的华夏神话,也有诸如恐龙、沟鳞鱼等近代地质学的名词术语,既有古情古调的渲染,也有新的时代的折光和投影。诗人包举中外,纵观古今,一路洋洋洒洒地写下来,显得形象峥嵘,色彩斑斓,特别耐读耐诵。

  在第二、三章进行了大幅度的描绘和渲染之后,诗人又毅然从第四章起回过头来,遥接第一章,继续发掘“石头”多方面的象征意义:“石头是唯物主义者,没有谎言和欺骗,/它尊重历史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这里说的“石头”又象征革命者坚贞不移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坚如磐石”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成语,诗人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作出了富于诗意的概括和升华。“它是冰冷的,却藏着火的种子,/它埋葬了死者,又孕育出新生命!”这是说的“石头”象征着革命者热爱生活、瞩目未来的宽阔胸怀。古人击石取火,“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鲁迅:《题未定草之九》)死者埋于泥土石块之中,而泥土石块又“孕育出新生命”,总之,岁月如逝而万物生生不息,革命者是完全不必悲观的。“石头”经过诗人这番点化和发掘之后,居然取得了如此深广的意蕴,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的结果。

  《石头》在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手法之后,也有一段改用“赋”体的颇为生动的诗行:“我在长城边认识了它,它威武,/我在斯大林格勒认识了它,它英勇,/我在漓江两岸认识了它,它奇幻,/我在阿尔卑斯山下认识了它,它深情……”众所周知,垒石夯土,迤逦千里,我国的长城就是这样筑成的;打完了弹药拾起石头作武器,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守卫斯大林格勒的;漓江两岸,翠峰如簇,谁不说那边的“石头”奇幻;阿尔卑斯山耸立于欧洲大地,远方赶来的登山者谁能不感到那里的“石头”热情好客?如果说前面列举的那些象征诗行含义较为宽泛,用笔较为空灵,那么,这一节诗的特色是丰满实在,概括了辽阔的空间和具体的历史内容,两者相映成趣,又一次构成了空灵与实在相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欣赏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

    2022-07-26

  • 叶芝《柯尔庄园的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静谧的天空映照, 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 游着五十

    2022-07-26

  • 叶芝《基督重临》诗歌原文欣赏

    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

    2022-07-26

  •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2022-07-26

  • 叶芝《在本布尔山下》诗歌原文欣赏

    在本布尔山下 1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那些圣人所说的一切,起誓说, 阿特勒斯的女巫确确实实知道, 讲了出来,还让一只只鸡叫。

    2022-07-26

  • 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诗歌原文欣赏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他们带着活泼的神采 从十八世纪的灰色房子中 离开柜台或写字台走出来。 我走过他们时曾

    2022-07-26

  • 叶芝《思想的气球》诗歌原文欣赏

    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牵引着思想的气球 膨胀并且飘曳在风中 抵达它狭隘的棚屋。

    2022-07-26

  • 叶芝《圣徒和驼子》诗歌原文欣赏

    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祈福 为一个品尝着惨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丧失的名声的过程中。 一位罗马的凯撒也已屈服

    2022-07-26

  • 叶芝《驶向拜占庭》诗歌原文欣赏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

    2022-07-26

  • 叶芝《旋转》诗歌原文欣赏

    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为美死于美,价值死于价值, 古老的特征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2022-07-25

  • 叶芝《我的书本去的地方》诗歌原文欣赏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

    2022-07-25

  • 叶芝《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诗歌原文欣赏

    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

  • 叶芝《他讲着绝伦的美》诗歌原文欣赏

    他讲着绝伦的美 哦云一般白的眼脸,梦色朦胧的眼睛, 一辈子,诗人们辛辛苦苦地干, 在韵律中建造一种美的绝伦, 却一下子就给女人的顾盼推

    2022-07-19

  • 叶芝《那丧失的东西》诗歌原文欣赏

    那丧失的东西 我歌唱那丧失的东西而惧怕那赢得的东西, 我行走在一场重新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皇帝,丧失的皇帝,我的士兵,丧失的士兵,

    2022-07-19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