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唐湜》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北戴河,面对一片青苍的海, 北戴河,面对一片萦思的海; 黎明,一片灿然的阳光下, 多少人赤着足在沙上拾贝! 涉过浅水,沙峡,去小沙洲, 去寻觅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北戴河唐湜》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北戴河,面对一片青苍的海, 北戴河,面对一片萦思的海; 黎明,一片灿然的阳光下, 多少人赤着足在沙上拾贝! 涉过浅水,沙峡,去小沙洲, 去寻觅
《北戴河·唐湜》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北戴河,面对一片青苍的海,
北戴河,面对一片萦思的海;
黎明,一片灿然的阳光下,
多少人赤着足在沙上拾贝!
涉过浅水,沙峡,去小沙洲,
去寻觅一潮一汐的匆匆行迹;
去拾取那些光洁的诗思之贝,
去拾取那些晶莹的思想之贝!
我在长长的防波堤上伫立着,
遥望着那窅远的海天一线:
呵,有几只海船悄悄下了帆,
浮雕样凝定於一片玫瑰色的霞彩!
二
黄昏,我在海堤上散步,
咆哮的海向我飞喷着白沫;
海,像一大群白卷毛的奔马,
扬着飞舞的长鬃忽儿向我扑来!
海,像一大片震撼着的峦谷,
摇晃着,起伏着,向我扑过来!
可我,躲开飞卷的浪涛,
仍然向前,静静地向前行进,
我要寻找海中竦峙的碣石,
叫曹瞒翩翩挥鞭的澹澹的水波,
我攀上了一群水中的猛虎,
在狞猛的昂然虎头上望着海,
望着朦胧中飞扬跋扈的海,
想象着载舟之水会如何覆舟!
一九八一年十月
1981年夏,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剧协组织的北戴河旅游,在那里待了半个月。这首诗就是写于那段时间。
诗的第一章写北戴河黎明时大海的景色。一开头我说北戴河面对着一片“青苍的海”,一片“萦思的海”,这就充分把大海主体化了。“青苍”是深沉的色彩,交织着一片历史的、新时代的萦思。下面拾贝的抒说里则意味着在现时“灿然的阳光”下也可以去寻觅过去“一潮一汐的行迹”;在历史的光照下去拾取光洁的“诗思之贝”、晶莹的“思想之贝”,那就是去拾取光洁的诗的灵感,抒写新的晶莹的思想。我说在防波堤上遥望“窅远的海天一线”,见到几只海船悄悄下了帆,成了霞彩上的浮塑,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指一些伟大人物逝去了,但会永存于未来的光辉里;当然,也可以意味着:伟大的诗人死去,可不朽的诗篇会永存。这里,不必作机械的解释,能体会到那么一点儿意味就够了。第二章是写北戴河黄昏时大海的景色。接连几个黄昏我都在海堤上散步,遇上涨潮,就会见到海的咆哮,可不管奔马似的海浪的飞扑如何令人胆颤心惊,我仍然静静地向前行进,这是用象征手法抒写自己过去二十年在艰险的境遇中对未来的自信、对信念的坚持,对诗与美的追求。海中耸峙的碣石与翩翩挥鞭、慷慨悲歌的曹瞒(曹操)是两个古典意象,可以引起历史的联想。我在大海面前求索、追寻的正是传统风格的高昂的诗风。当攀上水中的老虎石,在狞猛的虎头上望着朦胧中“飞扬跋扈的海”,我不禁想起了有政治远见的魏征说的话:载舟之水亦能覆舟! 这是对现实的一点清醒认识,从而给诗点出了主题:人呵,要警惕!
[作者原注] 北戴河海滨有一些似在水中咆哮的老虎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