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 费特 絮语,怯弱的气息, 夜莺的鸣啭, 银色为月光,梦一般的 溪水潺潺, 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 光影朦胧, 在光影中变化不定的 亲切的面容, 云烟中一片玫瑰红, 琥珀般明亮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俄苏〕 费特 絮语,怯弱的气息, 夜莺的鸣啭, 银色为月光,梦一般的 溪水潺潺, 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 光影朦胧, 在光影中变化不定的 亲切的面容, 云烟中一片玫瑰红, 琥珀般明亮
〔俄—苏〕 费特
絮语,怯弱的气息,
夜莺的鸣啭,
银色为月光,梦一般的
溪水潺潺,
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
光影朦胧,
在光影中变化不定的
亲切的面容,
云烟中一片玫瑰红,
琥珀般明亮,
频频的亲吻,眼泪,
黎明的霞光!
(张草纫 译)
记得中国古代一个叫马致远的诗人,曾经写过一首没有一个动词的绝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至今使人拍案叫绝的诗作,句句都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无独有偶,俄国诗人费特的这首《絮语,怯弱的气息》也曾被批评家称为“是一首匠心之作。全诗没有一个动词(宾语),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虽然两首诗在内容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上大相径庭,但两位诗人以诗作画的本领则是高超的、相似的。
《絮语,怯弱的气息》既是一篇轻灵的“朦胧”诗,又是一首挚爱的“小夜曲”。说它“朦胧”,是因为它所展现的每一幅画都笼罩在梦境般的气氛中。说它是“小夜曲”,是因为它所描写的是夜色中的绵绵幽情。其画催人遐想,其曲令人神往。“絮语”,这是爱情起动时的甜甜情话。“怯弱的气息”,这是情浪初起时的乐曲。“夜莺的鸣啭”和“梦一般的溪水潺潺”,是这一乐曲的伴奏乐队。而银色的月则为这场“演出”提供了迷人的“灯光”。神一般的情调,梦一般的境界,就在这银色的月光下,一对恋人将爱的情潮推向高峰。夜色中,只见“幽幽的影”在晃动,而且“光影朦胧”。在那“朦胧”、“变化不定的”“光影中”,只能依稀可见那一对“亲切的面容”。好一幅朦胧的爱景! 好一曲婉转的旋律! 也许是恋人已沉醉梦中,诗人不忍打扰而欣然停笔。也许是情人有意而时光无情。因此,随着斗转星移,“云烟中”已见“一片玫瑰红”,随着显现出“琥珀般明亮”,进而露出了“黎明的霞光”!晨露唤醒了沉睡中的恋人,他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用“频频的亲吻”和“眼泪”来告别这令人销魂夺魄的爱之梦。
除了气氛的朦胧和旋律的婉转之外,色调的运用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全诗自始至终笼罩在夜色之中。“夜莺”、“月光”、“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既为作品中恋人的幽会提供了舒适的氛围,也为诗人作画准备了最恰当的色彩,从而使作者和读者都进入了这奇妙的境界之中而流连忘返。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