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月光》原文及赏析

【导语】:

把轻轻的雾撒下来 把安谧的雾撒下来 在褐色*的地上敷上白光 月明的夜是无比的温柔与宽阔的啊 给我的灵魂以沐浴 我在寒冷的空气里走着 穿过那些石子铺的小巷 闻着田边腐草堆的气息 那些

  把轻轻的雾撒下来

  把安谧的雾撒下来

  在褐色*的地上敷上白光

  月明的夜是无比的温柔与宽阔的啊

  给我的灵魂以沐浴

  我在寒冷的空气里走着

  穿过那些石子铺的小巷

  闻着田边腐草堆的气息

  那些黑影是些小屋

  困倦的人们都已安眠了

  没有灯光 静静地

  连鼾声也听不见

  我走过它们面前

  温柔地浮起了一种想望

  我想向一切的门走去

  我想伸手叩开一切的门

  我想俯身向那些沉睡者

  说一句轻微的话不惊醒他们

  像月光的雾一样流进他们的耳朵

  说我此刻最了解而且欢喜他们每一个人

  1940年4月15日夜

  ==========================================================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艾青在他几十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中,一直始终不逾地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诗人要注重生活,要尊重生活。他不仅在理论上是这样看,他的创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点。这一条红线非常清晰地贯穿在他的创作中

  他说:“生活是艺术所由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诗论》)

  他又说:

  “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是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诗论》)

  艾青在1940年4月15日夜写的《月光》,就真实、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种体验。这一种体验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然而,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是多么深切细致地将自己的这一体验描绘出来,并将自己内心的波动以及情感的推移也准确地描绘出来,并传达给读者。

  《月光》写的是这样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诗人“我”在一个有月光的夜里,走在石子铺的一条小巷里,小巷两边都是房屋,人们都已安歇了,甚至“连鼾声也听不见”,周围非常地静。此时的诗人浮起了一种愿望,即想叩开每一扇门,并轻声地告诉人们,诗人不想打扰他们,愿他们安睡,因为诗人“我”了解他们,并喜欢他们。

  诗写到这里也就完了。诗人只写“我”在小巷里走,写“我”此时的心态,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但这首诗还 是那样感人,耐人寻味。因为诗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正是这浓郁的生活气息,流溢出了诗情画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诗人是多么注重生活经验,并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诗意来。在诗中,诗人又把生活经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亲临其境。也许,别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但往往被忽略过了,会认为这样的经验没有什么好写。但诗人独具慧眼,截取了这么一小段生活感受,并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诗意。这不能不说明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把握,确实高人一筹。

  当然,这首诗还 不仅是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取胜,诗在平静之中还 寓含了很深的意义。就是诗人通过“我”的心态,写出了诗人“我”与这些安睡的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诗人爱他们,喜欢他们,唯恐惊动了他们。这说明诗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很大的主题。诗人的这种情感也是很感人的。

  我们看诗人动人的描写:

  “我走过它们面前/温柔地浮起了一种想望/我想向一切的门走去/我想伸手叩开一切的门/我想俯身向那些沉睡者/说一句轻微的话不惊醒他们/像月光的雾一样流进他们的耳朵/说我此刻最了解而且欢喜他们每一个人”

  这一细节描写是很精采的,诗人的心绪都含在这描写之中了。诗人“我”和这些沉睡者并不相识,也未直接交谈或交往,诗人只通过“我”的心态描绘这一小侧面,把很深层的内涵表达出来了。

  另外,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还 和诗人描写得情景交融有关。诗先从写景开始,写“雾”,写“月光”,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我”来,“我在寒冷的空气里走着”。又从“我”来写景,写那些“小屋”,写“小屋”里的人们已经安眠了。接着,再进一步写“我”的心情……写景是为了写“我”,写“我”又是为了写景, “我”和景融为一体。诗中的“我”为线,“我”和景交互推进,情景自然推出。诗人的这一高超手法,为这首诗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

  这首诗是按“我”在小巷里走的过程先后顺序来写的,好像是电影镜头在推移。但这不是“摄影主义”,就是说,这不是毫无提炼的生活原型的照像似的翻版。它是高度艺术化了的。注意生活,敬重生活,但诗还 是诗,不是生活的照搬。由生活经验上升到艺术,必须有一个创造的过程。那种简单化的作法是诗人向来反对的。

  艾青说:

  “‘摄影主义’是一个好名词。这大概是由想象的贫弱,对于题材的取舍的没有能力所造成的现象。

  浮面的描写,失去作者的主观;事象的推移,不伴随着作者心理的推移,这样的诗也就算在新写实主义的作品里,该是令人费解的吧。”

  诗人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什么是摄影主义,什么是浮面的描写。它们与真实地反映生活是两码事。

  在诗歌创作中的自然主义,诗人是不取的。同样,在诗歌创作中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意识,以至强调到无病呻吟的地步,故弄玄虚,甚至变成文字游戏,诗人也是不取的。

  诗人坚持这样的看法: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诗论》)

  (郭宝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欣赏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

    2022-07-26

  • 叶芝《柯尔庄园的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静谧的天空映照, 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 游着五十

    2022-07-26

  • 叶芝《基督重临》诗歌原文欣赏

    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

    2022-07-26

  •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2022-07-26

  • 叶芝《在本布尔山下》诗歌原文欣赏

    在本布尔山下 1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那些圣人所说的一切,起誓说, 阿特勒斯的女巫确确实实知道, 讲了出来,还让一只只鸡叫。

    2022-07-26

  • 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诗歌原文欣赏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他们带着活泼的神采 从十八世纪的灰色房子中 离开柜台或写字台走出来。 我走过他们时曾

    2022-07-26

  • 叶芝《思想的气球》诗歌原文欣赏

    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牵引着思想的气球 膨胀并且飘曳在风中 抵达它狭隘的棚屋。

    2022-07-26

  • 叶芝《圣徒和驼子》诗歌原文欣赏

    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祈福 为一个品尝着惨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丧失的名声的过程中。 一位罗马的凯撒也已屈服

    2022-07-26

  • 叶芝《驶向拜占庭》诗歌原文欣赏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

    2022-07-26

  • 叶芝《旋转》诗歌原文欣赏

    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为美死于美,价值死于价值, 古老的特征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2022-07-25

  • 叶芝《我的书本去的地方》诗歌原文欣赏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

    2022-07-25

  • 叶芝《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诗歌原文欣赏

    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

  • 叶芝《他讲着绝伦的美》诗歌原文欣赏

    他讲着绝伦的美 哦云一般白的眼脸,梦色朦胧的眼睛, 一辈子,诗人们辛辛苦苦地干, 在韵律中建造一种美的绝伦, 却一下子就给女人的顾盼推

    2022-07-19

  • 叶芝《那丧失的东西》诗歌原文欣赏

    那丧失的东西 我歌唱那丧失的东西而惧怕那赢得的东西, 我行走在一场重新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皇帝,丧失的皇帝,我的士兵,丧失的士兵,

    2022-07-19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