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到了。 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象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象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时辰到了。 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象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象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
(陈敬容 译)
一八四三年,在波德莱尔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位影响他以后生活和艺术道路的女性,她就是萨巴蒂埃夫人。萨巴蒂埃夫人原名阿格拉伊·萨瓦蒂埃,是银行家莫塞尔曼的外室,是个美貌善良的高级交际花,被称为白维纳斯。波德莱尔对萨巴蒂埃夫人一往情深,经常给她写不署名的信,并赠给她很多诗作。
《黄昏的和歌》也是诗人写给萨巴蒂埃夫人的,但未寄出。最初发表于一八五七年四月二十日的《法国评论》上。
《黄昏的和歌》在诗体格式上颇有特点:该诗各节二、四行都在下一节的一、三行中原封不动地重复出现。全诗只押两个韵,形成和谐。这种雅典的格式原是一种马来诗体,称为Pantoum,可译作连环诗体。
令人昏眩、郁郁凄楚、忧怨感伤的圆舞曲,寄情在如诉似泣的小提琴低吟中,一如曲折荡漾的小溪,蜲蜒在卵石之间,不知倾出于谁家之窗,诚如一颗伤痛的心在喃喃呜咽,而凄婉的音响伴同流淌在枯叶间震颤花蕊的暗香组成和谐的调子,芬芳弥漫象香炉一样,时辰来到了,好一派黄昏协调的气氛。
天空凄愁而又美好,活象一个大祭坛。那颗被人世荆棘刺得淋血的温柔之心,憎恶大而无边的黑暗茫茫,在此一切虚无中间,那往昔美好光亮的记忆,仍在断续闪耀,天空凄愁而仍显示美好。太阳沉沉西落,一片殷红,好象陨石落在浓稠的血浆里。天空是美好的大祭台。你那难忘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一座灿烂圣洁的“神体”。吟诵最后的诗行,可以感知诗人对萨巴蒂埃夫人热狂而虔诚的崇拜。 诗人追求理想爱情的渴望, 跃然于纸。
《黄昏的和歌》在声音、色彩、香味的综合呼应里, 典型地反映了波德莱尔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 来显现内心轨迹微妙变化的投影、 人与自然界互相对应契合的理论。 透过种种外物的感化, 诗把读者引向一个崭新的想象空地, 满足了鉴赏主体对审美的要求, 深觉波德莱尔开创的现代诗的巨大魅力,相对于浪漫派的滥调, 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柳易冰)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